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加入WTO后,外商独资的浪潮更为猛烈,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
独资化趋势并不是跨国公司最近的新动向。根据1984年至200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结构变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结构已从1984年合资、合作分别占40.3%和55.8%下降到2002年的22.4%和9%,而独资形式则从1984年的只占3.8%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69.2%。
根据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产业投资趋势调研课题组2004年6月~11月对主要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调查,2005~2007年间在跨国公司生产投资中,57%的企业倾向于独资新建,有37%的企业愿意与具备一定技术和生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合资;在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中,有46%的企业倾向于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有33%的企业倾向将更多先进技术引进中国进行研发,同时有33%的企业计划扩大在中国原有的研发人员数量,24%的企业选择合作研发。可见,计划在中国进行生产与研发投入的跨国公司更愿意通过独资形式来投资,以便自主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根据市场情况及总公司战略决策来调整生产与研发方向。
二、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倾向的原因及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倾向的原因
1、从我国国内环境的变化看。(1)国内投资环境日趋透明,合资优势越来越弱。加入世贸后,国内投资环境与国际日益接轨,为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市场空间和政策空间,加之合资中的外方对国内情况越来越熟悉,已能够很好地解决政策、法律、政府关系、销售渠道等问题,最终弱化了最初的合资优势效应。(2)中国吸收外资政策更加宽松,独资领域越来越广。外资进入之初,由于开放程度低,国内很多行业不允许外商控股和独资。为了进入相关领域,合资是外方进入中国的唯一选择。加入WT0后,我国逐步放宽外商投资的领域、地域和技术转让、外汇平衡、外资比例等多方面的限制。(3)市场竞争加剧。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进行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竞相追加新的投资,而中方由于资金欠缺最终丧失了对企业的控股权。同时,多数跨国公司为了加快本土化的推进和在华经营的升级,他们也不得不摆脱合资的束缚,以便尽情施展拳脚,提高其全球一体化的运作水平。
2、从跨国公司来看。(1)跨国公司的扩张本性与全球经营战略。跨国公司总是通过全球资源最优配置,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母公司为了保持对子公司的绝对控制,会要求子公司按既定的生产协作关系组织生产、安排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以及各自的市场范围等。要做到这一点,跨国公司就必须选择独资经营或在合资企业中拥有控股权,否则,跨国公司将难以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2)有利于跨国公司保守其技术秘密。从跨国公司的角度看,是否具有无形资产对于跨国公司至关重要。基于技术保密或技术领先等问题的考虑,具有大量无形资产的跨国公司大都选择独资或控股的股权结构,并且愈是技术领先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用独资的形式。
(二)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倾向的影响
1、正面效应。外商独资企业的增加,能为创造国内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一些借鉴。同时,独资企业的增加,将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一些典范作用。
2、负面效应。(1)不利于我国部分利用外资战略目标的实现。过去,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如“以市场换技术”,主要是通过与外商合资、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来实现的,外商独资化将对这样的目标带来一些不利影响。(2)容易形成垄断,影响民族产业的发展。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尤为明显,由于这些领域大多使用外资方的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外资方容易形成垄断。(3)对国内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政府来说,监管难度大大增加,比如监督外商独资企业的转移价格和市场垄断就是个大难题。外商倾向设立独资企业,导致了众多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它们将对国内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提出新的挑战。(4)外商独资后重新整合人员,会增加我国的就业压力。
三、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一)继续为外商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除了缴纳税收、提供就业机会,还带动了许多配套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将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设在我国,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我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1、在利用外资战略的不利影响方面。虽然从总体上说,中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并不太成功,拥有的核心技术也不多,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后就没有机会。首先,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跨国战略联盟将是未来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企业在合资中完全有可能占有主导优势。华为与3Com的合资企业就被称作是“一家中国强势企业与国外弱势企业合资的典型结局”。其次,和跨国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合作也是一条捷径。最后,如果国内企业有实力,也可以走出国门,收购外国中小型技术公司,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在独资化造成垄断,影响民族工业发展方面。(1)在关键和特殊领域实行必要的政策限制。由于过度独资化容易形成行业垄断和行业控制,所以在航运、能源、金融等特殊领域以及通信、电子等我国在技术上尚不成熟的高新技术领域,应对外商独资化趋势予以适度限制。(2)培育国内实力企业。独资化趋势下我们仍然能够与跨国公司合作,这取决于中方伙伴的条件。比如要懂得国外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善于和外国人合作,特别是在观念上对市场经济有足够的认知和把握等。因此,通过战略重组和其他有效方式培育一批可以与外商合作的国内企业势在必行。(3)发挥产业政策优势。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外商越来越强烈地要求进入我国知识密集型行业尤其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按照我国入世承诺,我国将在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对外资开放。因此,要有效发挥我国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和调节作用,正确引导外商以合资、合作方式进入更多的具有吸引力的行业,比如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制定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拓宽外商对华投资的领域,外商对华投资的独资化趋势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3、构建规范化监控体系。独资形式可使外商的利益最大化,其独有的跨国内部化交易及其避开各国监管和控制的能力向东道国提出了挑战。其中一个问题是:如何控制外商的“转移价格”,来避免税收减少。外商在我国实施价格转移对我国经济利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其突出表现是: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产值逐步增长的同时,其上缴的税金却未实现同步增长。此外,外资逐步进入我国金融、电信和信息技术等敏感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所以,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监控指标体系。
4、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长期以来,由于对外国投资方的过分依赖,我国企业大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管理落后等问题仍很突出。外商独资化的趋势,将影响其技术扩散效应。因此,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一,增强自主研发意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为此,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第二,由OEM(定牌生产)逐步向OCM(概念创新创造产品)转变。通过大量的定牌生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