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01期/公共管理/正文

发布时间

2006/7/20

作者

□文/刘义伟 伍 冉 杨俊文

浏览次数

2454 次

政府采购风险防范制度体系
  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开展政务工作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在市场上获取物资、工程和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采购的主体与客体完全依照市场规律来进行,行政干预力小,采购的成败取决于对采购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我国政府采购刚刚起步,在风险无处不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完善政府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采购风险,确保采购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一、构建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其科学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概率论和大数定律等数学原理为基础,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非数量因素,即演绎和直觉判断。政府采购面临的风险是各种各样的,但风险管理过程有基本相同的模式,一般包括风险分析、风险决策、风险处理和事后评价四个步骤。风险分析关键是要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与损失程度及对采购的影响程度;风险决策是要在分析之后合理有效地选择风险处理方法;风险处理就是采购机构面对风险时所采取的各种预防和补救措施,基本方法有回避风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等;事后评价是对风险管理的前三个过程的各个方面的评估,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检查决策及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制度和管理的漏洞,视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使之更接近风险管理目标,防止损失的再次出现。管理制度应对整个程序的目标、原则、负责单位(或人员)、实施的具体方式及奖惩措施等方面加以规定,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施行。
  二、推行采购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对采购人员进行资格认证,是对采购人员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政府采购队伍,才能促进政府采购事业健康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一些采购专业组织提供的政府采购官员资格认证称号有:专业公共采购员(PPB)、注册公共采购员(CPPO)、注册采购管理员(CPM)、注册专业合同管理员以及注册后勤师等,通过资格认证,较好的保证了采购人员的基本素质。政府采购人员不仅要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也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既准确理解和掌握政府采购政策,又熟练和规范地操作各个环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鉴于此,我国也应积极建立起采购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从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政府采购人员的能力风险。
  三、建立采购质量管理机制
  采购质量管理机制是指采购机构为提高采购质量而建立运行的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要素组合系统,制度、规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机制的运行,激励采购实施主体追求采购质量,约束不规范的采购动作,维护透明有效的采购程序,协调自身行为与经济、政策环境的关系,保证采购质量的提高。
  1、界定采购质量。包括物资采购商务运作、合同签订、质量检验、物资运送以至售后服务全部工作环节的完成质量。它不仅是指所采购物资的质地与性能的符合性,更是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性能、数量、效益、服务和所有需求目标满意度的总括。
  2、建立采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符合情况;物资性能、技术指标符合情况;实际交货量满足情况;节资情况(可按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不同采购方式分别列出比率指标);交运货物及时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包括有关维修、零配件支持、安装调试、操作培训等的约定与落实情况);商务运作程序规范情况(包括采购文书的编写、资质审查、开标、评审、谈判、签约等环节的规范程度);结算凭证的提供情况;纠纷的处理情况;统计、报告的及时、准确性。对各项评估指标能够量化的应尽可能量化,以提高评估工作的合理性。
  3、实行采购项目责任制。即根据采购项目的性质、批量、预算金额、复杂程度等情况,指定相应人员为该采购项目主责人。由项目主责人负责拟制采购实施方案;编制采购文件,组织评审活动或担任竞争性谈判项目的主谈;草拟评审报告和采购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处理采购过程中有关问题并负责请示报告;协调该采购项目的售后服务。
  4、实行采购项目完成质量报告审示制。采购部门每完成一项采购任务后,应做出项目完成质量报告。报告形式可统一拟制格式文本,以采购评估指标为基本内容设置报告栏目。采购项目完成后,由项目主责人填写交所在处领导审核后,报单位主管领导审查。单位主管领导应当认真审阅报告内容,了解采购项目完成情况,做出必要批示,或就发现问题作进一步了解和处理。
  5、开展采购质量检查。采购质量检查分为定期检查、重点项目检查和随机抽查。定期检查是由采购机构组成检查小组,按年、季或月,围绕质量评估指标或特定内容开展检查。可采取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征求意见等方法,对采购部门的采购工作做出评价。随机抽查是领导根据采购的实际情况随时决定进行的对采购中的某些事项、环节或步骤进行的检查。检查中应注意总结先进经验,查处发现问题,研究改进薄弱环节,做出必要的检查情况报告。
  四、完善政府物资采购效益评价制度
  对政府物资采购进行效益评价,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该不该采购,包括总额是否适度,每一笔采购是否必要。二是采购方式是否适当,投入产出比是否最大。不同的采购方式适用范围不同,成本不同,给物资部门带来的规模效益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适情、适时做出选择。三是就整个采购活动的投入及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评估政府物资采购带来的整体节约、促成的相关改革以及提高供应商素质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又要计算包括采购方案设计、采购方式确定、采购合同履行所耗费的成本、代价。四是在采购物资的购买标准上,要制定所需物资的配备标准,并以此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约束和检验。五是采购周期上,要在充分方便用户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采购次数。因此,在项目审查上,注意同类项目的归并,尽可能减少采购次数,形成物资采购规模效益。六是注意采购的成本分析。政府物资采购成本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在政府物资采购实施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如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供给等带来的采购费用;隐性成本是指采购中可以由操作者分期负担或可以转嫁他人负担的成本。政府采购不仅要通过公开操作,有效地防止腐败,减少采购的隐性成本,而且要通过积少成多,形成了采购的规模效益,由供应商让出一部分利润,以降低物资采购的显性成本。就政府物资采购制度的推进来讲,降低隐性成本比降低显性成本更重要。
  五、加强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政府采购项目完成后,对记录政府采购活动信息的载体需要进行认真收集,按档案管理要求及时整理、妥善保存、合法利用。
  1、加速实现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的法制化。目前,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应通过法规予以规范,形成制度,明确职责,改变政府采购档案管理乏力的现象。可以类同审计、医药、绿化等专门档案管理一样,将政府采购档案作为一种专门档案,由采购业务管理部门制发《政府采购档案管理规定》,建立政府采购档案管理机制,明确政府档案的开放范围、保密与解密、档案的利用服务机制、档案网络利用权限等。
  2、健全政府采购档案的管理体制。结合当前采购机构实际,可探讨按以下方式进行管理。政府采购档案工作,按专业由采购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并接受同级档案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立档单位、基本管理单位的政府采购档案,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由档案部门统一管理。档案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落实登记、统计制度;保管档案;办理档案的提供利用;接受上级检查指导。采购业务部门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整理完毕经综合计划部门审查后移交档案部门。
  3、加强政府采购档案的标准化。标准化是规范政府采购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采购档案管理在以下环节上应予统一。一是归档的采购项目标准。哪些采购必须收集档案要予以明确。二是归档的材料标准。按照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联系,完整、系统、准确地反映项目采购活动,符合统一规范,便于保管和利用的要求,明确政府采购档案归档的要件,如采购计划、合同、发运接收时间、招标采购的评标标准、开标记录等。三是载体的标准。如纸质载体的大小、数字化存储的材料和格式等。四是立卷标准。可按照所采购物品的专业性质分类,以采购活动发生先后为序进行立卷,便于建立索引和检索,方便管理。
  4、重视政府采购档案的信息化。有条件的档案部门,可采取数字化方式存储采购档案,将政府采购档案纳入政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府采购是一项规模大、金额多、步骤复杂、涉及面极广的采购行为和活动,其间任何一项政策出现失误,一个环节发生偏差,都会影响到政府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这就使政府在采购活动中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并贯穿其始终。因此,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制度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确保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保障的目的。■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512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