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03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6/8/1

作者

□文/王 坤

浏览次数

1898 次

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民营企业经过20年的资本积累和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具备开展跨国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一、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然性
  1、国家对民营企业政策的变化是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与国家的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家消灭私营企业到改革开放的观望、承认、确认时期,特别是十五大之后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有了生存空间到快速发展,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2月2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大信贷、保险、外汇等支持力度。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一系列政策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政策上的支持使民营企业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使其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把眼光转向海外。对2004年民营企业500强的前200名的调查问卷发现,有15%的企业已经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有约27%的企业正打算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见,民营企业有强烈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愿望。
  2、民营企业能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因为其特有的优势。首先,民营企业具有产权优势。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最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其次,民营企业具有经营管理优势。民营企业的机制最灵活,其投资决策果断,工资分配、营销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权,在国际市场上的适应性最强,可以因陋就简,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灵活程度高。最后,民营企业具有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的优势。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民营企业一定是以赢利为目标的。因此完全按照市场的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民营企业中尤其个体企业天生就是属于市场经济,对市场有天生的适应性。从诞生以来就到市场中寻找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机遇。民营企业的这些优势使其具有强烈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
  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特点
  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200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按投资企业的性质来看,与上年相比,国有企业占整个投资主体的比重由上年的43%降至35%,私营企业占12%,对外投资比重上升了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强调,未来中国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责任应该落到民营企业身上。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非常重要。从以上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脚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从本人对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前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比较小,但是发展速度快。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55亿美元,私营企业投资占当年投资的比重为12%,也就是6.6亿美元。从横向上来看,同期国有企业占总投资的比重35%,也就是19.25亿美元。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约为30%。从民营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上来看,其投资额少,投资的规模比较小。但从自身纵向比较,2003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2003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占总体上的10%,为2.85亿美元,而2004年则占12%,增长了2%,绝对额则增加了3.55亿美元。尽管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较小,但是总体上还是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2、投资区域广,投资的行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目前,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广,其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具体从行业上来看,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要投资的国家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是处于世界先进和领先的地位,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多。此外,受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的影响,一些企业如家电和纺织行业也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在发达国家或其所属的贸易区内。周边等发展中国家是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地。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与我国的地缘和人缘的关系。如东南亚国家等等。一些新兴国家正在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市场,如南非、拉美等国家。企业到这些国家投资的原因主要是被其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所吸引。投资的行业以传统具有优势的行业为主,如纺织、家电、小五金等。另外有许多企业为了获得原材料也投资于资源类的行业。如台州华天工业有限公司2004年7份,在俄罗斯阿金斯科州成功注册“阿金斯科锑矿有限责任公司”,购买了该州“基泊霍士锑矿”50%股份以及“卡达耶铅锌矿”70%股份,成为该州规模最大的一家外资企业。
  3、民营高科技企业纷纷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亮点。许多民营高科技为了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纷纷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或者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合资,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如深圳的华为技术公司与国际著名公司MOTO、INTEL、IBM、ALTERASUN公司成立实验室,在美国硅谷,美国达拉斯,瑞典,印度和俄罗斯分别建有5个研究所,2004年有在伦敦建立了欧洲中心。一些民营企业家也具有国际视野,将企业的商标在国外注册并在国外取得认证。浙江的得力西集团在德国兼并了当地一家电器企业并建立自己研发中心,利用当地技术人员开发产品,并创立“德兰”品牌,进行了KEMA(荷兰)认证。为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打下基础。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加强了自身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也提高了整体中国民营企业的科技水平。
  4、成功的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他企业有带动和示范效应。成功的民营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产生了一个带动和示范效应,不仅促进了许多民营企业走出过门到海外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也促进了民营企业出口的扩大。例如,浙江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由出国创业的民营企业牵线搭桥,已为浙江引进了120多个投资项目。许多企业通过“走出去”创办经营实体,不仅拓展了当地行业的发展空间,而且有效地带动了出口贸易。
  5、相当多的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寻求原材料和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材料问题和市场的相对饱和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国外,到海外去寻找市场和原材料。目前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到国外摄取企业所需的资源,如煤、石油、森林、矿产、渔业、农业等等都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青睐的资源。民营上海安信地板就两次出资购买了巴西亚马逊1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由于国内市场的饱和及竞争的激烈,一些民营企业也在国外开始寻找市场。重庆的摩托车行业在越南、伊朗等国家,开拓市场就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往往采取不正当和低价的手段,这给中国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
  6、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以跨国并购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大多数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以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如联想并购IBM,华立并购美国的菲利普的CDMA研发部门,万向收购QAI、IPPO、BT等公司。在我所研究的四十家有对外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中就有10家企业以这种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些企业采取跨国并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方面,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迅速获得新的市场机会,通过接管一家公司可以立即利用现成的当地供应商与顾客网络,并获得相应的技能。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技术和人员,这样减少了企业培育新员工的成本。
  三、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和教训,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应该注意运用以下策略:
  1、民营企业应该加快培育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民营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不同于国内,不仅要面对市场的风险,还要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当地的企业竞争。那么在国际竞争中企业凭什么制胜?是价格还是成本?本人认为关键就是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只能处于劣势。日本的著名公司松下和索尼,韩国的大宇和现代,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同时都在努力的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与跨国公司相比,目前我们民营企业在技术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例如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生产VCD最多的国家,但是至今为止中国企业还不具有这项产品的核心技术。要缩短差距,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市场,想方设法寻找和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要增加研发费用,努力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的建设。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包括多数中小企业至少把产品销售收入的3~4%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多数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一般不超过产品销售收入的0.2%。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此外,我国民营企业也应该加大国际技术人才的引进。国内一家著名的电压公司高薪聘请了乌克兰的一位国际著名的电压方面的老专家,为企业的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研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总之,民营企业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日本、韩国的做法,在重视引进国际先进和设备的同时,加强研发力量,加大自主开发研制的投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开发,掌握国际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组织开发核心技术,努力形成我国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民营企业与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民营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由于其规模和实力有限,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处于劣势,基于此,民营企业应该与大企业进行合作。不仅要与国有大企业合作,更要和国际大企业合作。根据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跨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本国大企业集团的带动和支持。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大企业和小企业采取联合的方式像日本松下等大型电器公司的零件70%是由小企业提供的。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民营企业应该和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小企业可以利用大企业的信息市场渠道等,而小企业又可为大企业提供零配件等各项服务。这样在海外投资中,大企业和小企业达到共同发展。民营企业除了应与国内大企业联合之外,也要与国际大企业联合。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为其提供必需的配套产品,达到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目前我国的许多民营企业与国际著名大企业合作合资等,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3、建立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类似商会的组织,协调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经谈到,在越南市场上的重庆摩托车相互杀价,价格从800多美元狂跌至300多美元甚至更低,而日本摩托仍然坚挺在2000多美元。我国企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中往往“喜欢”单打独斗,不仅面对外来的竞争,中国企业之间也互相竞争。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这极大的影响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率。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往往建立小企业商会等非赢利组织,从而规范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因此,民营企业应该尽快建立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商会,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法律等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目的是采取团队的方法,实现共赢。■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28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