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供应链上不同的决策主体由于缺乏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所必需的整体知识和信息,导致供应链整体运转效率的次优。基于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网络,旨在提高供应链上各决策主体知识的流动、共享、利用程度,克服由于知识阻隔而导致的沟通障碍,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实现供应链上各决策主体的整体效率最优。本文提出构建知识管理网络的途径和对策。
一、构建知识管理网络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上有多个决策主体(如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公司、销售商),各个决策主体相互合作通过信息共享来对产品的原料供应、加工组装、分销配送等过程进行集成,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控制,以达到双赢原则,实现整体最优。但由于供应链上的决策主体之间缺乏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所必需的整体知识和信息,导致供应链上出现沟通性障碍,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次优。比如:核心企业外部的供应商由于对生产商的业务知识缺乏系统地掌握,一般很难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业务流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生产商对物流公司的库存决策、配运方案优化、储存管理知识等缺乏了解,而物流公司对生产商的产品设计知识、制造知识、质量控制知识、生产组织管理知识也缺乏了解,造成生产商与物流公司之间的沟通障碍;供应链下游以及终点的销售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不定,且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变化,则会由于缺乏知识共享和业务流程不同步等原因造成“长鞭效应”(“长鞭效应”是把整个产业链比做一条鞭子,而鞭子的一头是握在客户手中。随着客户购买心理不停的改变,就像在摇动整条鞭子,于是鞭子的各个环节也跟着不停地摆动。鞭子越长,鞭梢摆动的幅度就越大,信息的失真率就越高,整个产业链就变得非常不稳定)。
二、构建知识管理网络
(一)构建知识管理网络的提出。在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知识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引入Brookes提出的信息科学的基本方程:ΔI+(s)=(s+Δs)。根据Brookes的解释,“信息和知识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实体,知识是被结构化了的集成信息,信息是被离散化成了知识”。式中(s)代表一个接收者的知识结构,(s+Δs)代表一个收到信息增量ΔI后所产生的知识结构。Δs可能有三种情况:Δs>0,Δs=0,Δs<0,表示信息生成知识的效果。当Δs>0,表示信息生成了新的有用知识;Δs=0,表示信息没有生成新的有用知识;Δs<0,表示信息不但没有生成新的有用知识,反倒增加了模糊性。供应链成员企业在进行知识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向供应链中实现知识扩散,另一方面要从供应链中吸纳其他成员企业的知识。通过知识整合,使产生的Δs是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数,最终使得整个供应链效率得以提升。为此,需要研究如何建立知识管理网络,使成员企业可以有效沟通,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有效传递,从而在知识合作中取得互惠互利的双赢效应。
为了使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优,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构建知识管理网络,使企业内、外部可以有效沟通,知识共享,减少信息失真的产生,在企业上下游建立信任机制,从而达到共同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提高竞争力、共同获利的目标。
(二)构建知识管理网络途径和对策
1、建立基于WEB的核心企业知识管理门户。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知识管理门户在供应链中,拥有关键资源、核心知识和领导能力的企业称为核心企业。因此,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推动知识在供应链中共享和传播是核心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知识管理门户性质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它更像是一个“组织知识资源集成应用程序”,用户只需登录到知识门户网站,就可以个性化地访问和操作企业内容和应用,并与其他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基于WEB的企业知识管理门户体系由用户、界面层、WEB应用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界面层是知识管理门户的用户入口;WEB应用层、应用服务层是知识管理门户的支撑环境;数据库服务层中的知识库是知识管理门户的核心,知识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知识库开展的。
图1 基于WEB企业知识管理门户体系
2、架构第三方系统平台。在供应链网络中引入第三方信息企业,架构第三方系统平台。由第三方信息企业建设公共数据库,利用EDI模式和数据接口模式在供应链中分享POS和库存数据等信息,收集外部信息资料,加工处理与供应链相关的信息,向供应链企业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供应链成员通过信息平台共享信息,如电子公告系统、网上库存查询系统等。
3、建设公共平台,提供在线交流环境。许多在线交流工具都绑定了支持协同的专门技术,几乎所有主要门户都含有消息公告板;许多含有聊天工具,有的甚至绑定了即时消息功能。但这些工具对每个群体的交流需要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有些甚至不合适。
在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在线社区,我们发现交流群体的规模与可接受的交流持续时间是对选择恰当技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表1)
基于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网络应该是支持跨组织的,持续的在线交流,因为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客户、分销商组成的网络联盟更多的通过共享组织策略来实现统一。对这种层次的数量来说,可能上万人在上千个独立的知识网络中交流,最合适的技术需求是良好的门户设计和可升级的在线讨论公告板。建立公共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数据库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三、结论及建议
知识管理的理念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赋予了供应链管理新的内涵,减少了供应链上各节点的沟通障碍,增加了供应链上各个决策主体间的沟通效率,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由共享知识资源,达到共享市场机会和利润的目的。
实践证明,要构建知识管理网络,首先需要供应链上各企业高层决策者的重视与参与,支持系统的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并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次,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素养,引导相关人员积极参与知识管理网络的构建,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习惯,创建学习型组织,保证知识管理网络的有效运行,发挥供应链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