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05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6/9/1

作者

□文/李尚松 曹 青 钟昆明 李尚林

浏览次数

1332 次

审计文化思考
  审计文化是审计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关于审计制度、规范和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工作宗旨等的经验积累。研究审计文化,可以了解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增强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通过不断的文化传承来推进审计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一、审计文化构成
  审计文化的构成是多元复合的,概括来讲,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本文化。审计人本文化,是指将审计从业人员作为审计行业的根本,由个体文化集合而形成的行业群体文化。人本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职业素养、行为导向等等内容。价值观念是人本文化的核心,由于个体是群体的基本单位,个体的价值取向、工作宗旨影响着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部门的整体文化也可以反作用于个体的价值观念,通过群体统一的价值标准,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素养分为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两个方面,专业技能指从业人员的审计业务水平,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对树立审计形象、提高审计威信、打造高质量的审计产品都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个人的敬业精神则可以使审计队伍形成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为审计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行为导向主要包括领导决策导向和模范典型导向。部门领导处于部门工作的顶层,领导的驾驭能力、领导艺术、思维素质是审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模范典型对群体的导向作用同样不能忽视,在群体中成功地树立一个模范,就等于成功地传播了一种文化。基于价值观念、职业素养、行为导向在文化中的巨大作用,人本文化是审计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审计文化的灵魂。
  (二)制度文化。审计文化是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和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所反映出的行业文化规范。制度文化由编制组织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两方面组成。编制组织制度约束了审计的规模、形式、组织架构等内容,反映了审计的开展程度和对经济的监督力度,也反映了审计在经济建设整体中的地位。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已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权利义务规定等。
  制度文化的发展程度,反映了审计文化的发展程度。审计制度的优越性也决定了审计职能发挥的大小,能否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审计制度文化就是审计文化的脉络,直接呈现出审计发展的“脉象”。
  (三)物质文化。审计物质文化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创造出的以审计产品为形态的文化表象。主要有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产品就是以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审计决定等为书面载体的审计成果。这种有形产品的审计成果,反映了审计创造的经济价值效益,直接促进审计行业的发展。无形产品指审计的形象、威望和信誉。在注重有形成果的同时,不能忽视打造无形产品的重要性,通过提高审计的形象、信誉,可以增强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也可以增强审计部门的威严,促成有形成果的取得。
  物质文化与人本文化、制度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人本文化和先进的制度文化能创造丰硕的物质文化,而丰硕的物质文化又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制度建设,推进人本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发展。物质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精华表现,是审计文化的窗口。
  二、创新审计文化的必要性
  审计文化具有弥补功能,可以弥补审计法规刚性管理的不足,以价值观、信念、审计追求、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审计行为,起到一般审计管理所起不到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审计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审计环境的变化,要求创新审计文化。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全、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监督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和发挥职能作用的广阔天地。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也对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创新审计文化加以应对。如: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审计对加入WTO后的经济驾驭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走信息化发展道路,加快提高审计队伍素质问题等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审计文化。
  (二)审计责任的加重,要求创新审计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断赋予审计以重要任务并提出更高标准,要求审计不仅要对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控,还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那么,审计如何将党委、政府意图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能不能、如何参与宏观决策;同时,审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也越来越高,普遍希望审计在经济监督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监督作用。那么,审计如何在严格财经法纪监督方面加大执法和查处力度,在对其他业务部门监督的同时,如何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些问题,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审计文化,不断增强审计的凝聚力、创造力。
  (三)审计机制的不断完善,要求创新审计文化。应当看到,近几年审计机制建设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缺陷,除争议已久的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以外,笔者认为目前困扰审计工作最大的机制障碍就是“横不到边”、“纵不到底”。“横不到边”即管供应的单位没有审计监督权,管审计监督的单位又不能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来源和具体数额,管供分离加大了审计的难度。“纵不到底”,县乡以下单位没有审计机构,经济的全程监督、全面监控无从谈起。这些机制上的缺陷都需要创建以革新制度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审计文化来加以完善解决。
  三、创新审计文化的具体举措
  (一)创新人本文化是审计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首先要建立审计人才准入标准。目前对审计业务能力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权威性的论证办法,应借鉴会计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等评价标准,对审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进行科学定位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必将大幅度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在对业务能力考评的同时,还要对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进行考核,从而培养审计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群体的职业素养,达到创新人本文化的目的。
  领导艺术也是审计人本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部门领导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创新精神,经常审视本部门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并以此判断本单位已形成的审计文化是否符合单位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要坚持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善于把血缘、情缘文化转变为以工作、事业为重的理念;把硬式管理的陈旧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把注重培养部门细小行为规范的肤浅理念,转变为注重培养部门集体意识文化的理念。
  模范典型的树立对形成单位先进审计文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先进和模范人物在部门中是争先效仿的榜样楷模。如果能根据本单位发展需要树立具有相应特点的模范典型,并大张旗鼓宣扬,就会引导广大审计人员的意识和行为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单位的审计文化建设。
  (二)创新制度文化是审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编制组织制度看创新制度文化,必须做到三点:垂直负责、理顺交叉、纵向深化。垂直负责是严格执行国家审计总署的组织结构,在省市审计局继续行使职能的基础上,审计的最高机构——审计署直接派出特派办,省市审计部门不便解决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直接由特派办审计。省市审计局对省市党委负责,特派办对审计总署负责。理顺交叉是指建立审计合作机制,对双重管理的单位由双方审计部门组成联合审计组,共同完成审计任务。纵向深化是指县乡以下单位,至少县级单位必须成立审计机构,不做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对经济的全程监控。从内部控制制度看创新制度文化,最重要的是建构文化沟通机制。如果一个部门中,上级无沟通意愿,下级无沟通动力,部门无沟通氛围,文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就会丧失。
  (三)创新物质文化是审计提升形象的强劲推力。审计总署每年下发的审计工作要点中都提到注重审计质量,强化“精品”意识,其目的就是为了创新审计物质文化。通过打造这些有形的审计“精品”,也同时丰富了审计的无形“精品”:既增强审计人员的荣誉感和自尊心、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审计部门的竞争力。在创造审计“精品”时,遵循“物质文化”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通过审计可挽回经济损失,堵塞管理漏洞,可以在审计部门与上下级、平级之间构造信任合作的氛围,提升审计部门的声誉和形象。■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044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