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06期/公共财政/正文

发布时间

2006/10/5

作者

□文/胡志红 朱晓冲

浏览次数

2357 次

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
  提要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与发展经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现行的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措施还很不系统、不健全,有待于完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税收体系,不仅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迫切性
  绿色税收又称环境税收,指对投资于环境污染或环境保护的纳税人给予减免;对污染行业及污染物的使用给予课税。绿色税收体系是指为环境保护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以及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的总和。
  (一)我国绿色税收缺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时应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突出表现在:(1)我国森林覆盖率虽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却在下降;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我国90%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土地发展年速度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2100平方公里发展至九十年代末的343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大。(2)目前淮河水资源利用率为60%,辽河65%,黄河62%,海河高达9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30%~40%的水资源利用警界线。我国的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目前都已处于“不堪重负”状态。(3)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肥上限的两倍。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两倍多,农业资源污染成为我国的污染大户。另外,大气污染严重,全国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庞大;城市噪音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的思想仍普遍存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依然严重,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所以,我国需要建立绿色税收体系,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
  2、现行税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我国现行税制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太少,缺乏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专门税种。我国现行税制中利于环保的税收措施主要有:(1)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物作为主要生产的,可在五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2)对外商提供的节约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方面专有技术而取得的收入减征所得税。(3)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卷烟、焰火、鞭炮、汽油、柴油、摩托车、小汽车征收消费税。(4)对一些综合利用资源的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免。如:对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征收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利用煤泥生产的电力的增值税减半征收。(5)对环保部门的公共设施免税。如:洒水车、垃圾车等。此外,我国还对开采石油、天然气、煤炭、生产盐等征收资源税。资源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仅有的针对管理自然资源的税种。但它的征税范围过于狭窄,仅限于矿产品和盐等七个税目,难以对许多重要资源加以税收调节。征收该税的目的变成了调节资源开采与生产企业由于自然条件优劣而形成的级差收入,而其对资源本身应有的保护、调节作用却很小。
  以上措施对环境保护作用有限,远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这些措施的适应性差,多数规定是在传统工业条件下制定的,标准低,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需要。(2)这些措施的系统性差,分布散乱。(3)法制化程度低,未形成系统的绿色税收法律,对环境保护的税收调控力度不够。
  (二)世界范围内的税制绿色化浪潮的推动。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世界各国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越来越重视税收手段的运用。污染付费原则、生态绿化原则也被多数国家接受。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除了对直接的污染源征收高比例的税收外,还对那些在生产或消费过程可能产生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别产品税。例如:润滑剂、化肥、杀虫剂、汞和镉电池、不可回收容器等。同时,在环保税收政策中引进了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大大提高了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也刺激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利用税收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歧视。另外,由于我国缺乏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绿色产品出口竞争力被削弱。因此,尽快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将是我国应对世界性税制绿色化浪潮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税收体系的理论依据
  环境污染活动属于负外部性活动,环境保护是收益不确定的正外部性活动,且易产生“搭便车”行为。我们知道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外部性问题,如果让公共环境资源自由使用而政府不加干预,最终将导致其被破坏乃至毁灭。因此,政府应介入环境保护领域以弥补市场失灵。
  (一)环境税收发挥作用的原理








图1 环境税收的作用原理
  图一中:PMC是私人边际成本,SMC是社会边际成本,BC是外部性成本。若开征数量为T的环境税收(T=BC),则PMC就会上移与SMC重合。此时,企业就会调整其产量至Q1。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环境税收的效果:政府通过征收等于负外部性成本的税收,外部成本内部化迫使生产者降低其过量的产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实质上就是庇古提出的“纠正性税”。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环境税收产生作用的机制是:使污染者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使污染者的产量减少,污染量相应下降。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对污染或其他破坏环境的行为征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环境。
  (二)环境保护程度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保护环境是不可取的;反之,过分的保护环境而阻碍经济增长也是不可取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该保持基本协调、相互促进。下面用图二说明:








图2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图二表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退化有限;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资源消耗速度超过其更新的速度,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环境意识提高,环境管制也更有效,环境退化逐步得以扭转。这说明政府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使曲线峰值降低到生态不可逆阀值以下,则可有效防止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可逆破坏。以上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重要启示:发展中国家过早地采取像发达国家那样严格的环境标准,以期一步到位地实现环保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那样做只会使该曲线跨越更大的区间,而不会使之变浅。因此,那样做并不必然导致环境的改善,却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结论:中国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当的环境标准,在不阻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渐引入国际标准。只有这样,制定出的环保措施才是科学可行的,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三、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税收体系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一)开征环境保护税。当前我国以收费的形式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做法具有以下缺陷:1、收费制度刚性不够:收费不具有充分的强制性,立法基础薄弱,权威性不高,征收阻力大。2、资金使用效率低:环境保护部门征收的环境保护费用于环境保护项目的比例不高。3、收费偏低,征收范围狭窄。鉴于此,应将多数环境保护项目的收费项目纳入环境保护税的范围。我国环境保护税的设计,既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更要符合中国国情。由于我国缺乏环境保护税设计和征管的经验,在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初期,课征范围不宜太宽泛。应采取分步进行、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从重点污染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然后不断扩大征税范围,逐步完善。例如,可先开征水污染税、大气污染税、垃圾税。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环保税的征税标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否则就会出现过分环保而影响经济发展。
  (二)完善现行税制中有关环保措施
  1、完善现行资源税。首先,扩大征税范围,将一些重要资源列入其中。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对水资源课税可以促使公众节约用水,企业减少对水的污染,以缓解我国水污染、缺水日益严重的状况;对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课征资源税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其次,改进计税方法,采用定额税率,从量差额计征。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主体节约资源,应将现行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从量差额课征,促使经济主体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最后,合并对土地课征的各类税收。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对土地课税具有资源税的性质,应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并入资源税中。
  2、健全绿色关税。成功地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当前西方各国大都制定了一系列限制进口的环境标准,实行绿色关税壁垒。对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因此,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也应建立绿色壁垒,强化绿色关税,以全面适应环保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需求。
  3、其他税种中环保条款的完善。例如消费税:对汽油、柴油的档次加以划分,品质越高的税率越低;对无铅汽油和含铅汽油分别征税,且后者税率较高;将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列入征税范围,以利于环境保护;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电池征收消费税等。
  (三)丰富保护环境的税收支出政策
  1、把防止污染的研究开发放在重要位置,直接给予研究降低污染的企业以拨款,利用税收支出鼓励企业开展环保方面的科技研究与开发。对利于环保的科研成果转让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2、对实行废弃物再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利用废弃物的积极性。例如对废品回收站销售其回收的废品免征增值税。
  3、利用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税收支出措施,刺激企业对治污设备的投资。例如对进行具有环保意义的产业调整、产品更新和设备改造的企业率先实行消费行增值税,对环保设施实行加速折旧,并实行环保投资退税。
  4、对那些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支出加以削减。例如:适度下调对农药、化肥的补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491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