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当前,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只有高举为农服务大旗,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走向新生。
一、思想创新
供销合作事业没有创新,就不会发展。要摒弃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思想、新观念,努力增强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效益意识,在服务中竞争,在竞争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增益。
二、体制创新
1、着力抓好棉花和农资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精神和社章的有关规定,切实维护供销社的合法权益,确保社有资产不流失。以系统内棉纺企业、棉花加工企业为龙头骨干,组建棉化集团,实现棉花产业化经营;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组建股份制的农资经营集团,实现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农资营销业态创新,建立全新的营销理念和体系,发展总经销、总代理和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
2、积极推进基层社改革。大力调整基层社建制,组建中心社。对边、小、微、亏,以及早已失去为农服务功能的基层社,要尽快通过破产、解散、重组、兼并、资产置换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整。
3、继续抓好社属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抓大放小,有进有退,优化资产配置,扶持发展一批,剥离重组一批,放开搞活一批,破产解体一批,提高社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项目创新
1、培植骨干,大力发展社办工业。实施“工业兴社”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加快技术进步,优化结构、强化管理,重点培植一批像禹城环宇集团、陵县棉纺织公司那样的全国总社级骨干龙头企业。
2、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供销社的固定资产、销售网络、加工基地等优势,发展加工出口型项目,扩大外经外贸在供销社经济中的比重,加快构筑供销社外向型经济运行框架。
3、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供销社实际,把市场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闲置场地、设施,积极兴办城乡集贸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等,繁荣当地经济,加快企业发展。
四、经营创新
1、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供销社自身的资产、技术、市场网络,通过改造、重组和开拓经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带动作用的棉花、农资、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集团。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以市场为导向,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路子,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2、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基层社设施、网络、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优势,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拳头产品,按照“专、特、优”的原则,积极兴建领办种植、养殖、加工、贸易等各类专业社。积极拓展“龙头企业+专业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与龙头企业实现有效对接,使专业社成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3、努力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棉花、农资系列化服务,及时向农民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立足当地实际,积极参与粮食、果品、蔬菜等重要农副产品的分购联销,开展代储、代运、代加工业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创新经营业态,大力发展总经销、总代理、特许经营、委托经营、连锁、配送、超市、直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新的经营业态,努力开拓城乡市场。
五、制度创新
1、加强行业管理。认真履行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加强对系统内改革的指导,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自律,推动行风建设。严格防范和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搞好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抓好农资、棉花、鞭炮等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强化社有资产管理。在当前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的营运、管理、监督体系,切实维护供销社的合法权益。根据社有资产的质量情况,组建社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资产运作和资本运营,确保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采取调整、重组等手段,有效推行社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六、领导创新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挖掘能人,不拘一格选人才,把那些党风正、勤恳工作、一心为公、精通业务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大力实施人才兴社战略,既要重视系统内现有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又要舍得花本钱引进人才。积极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重点引进懂外经外贸、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现有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知人善任,让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文/刘兴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