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作为正在崛起的贸易大国,我国正面临着国际经济摩擦的高发期。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受到反倾销调查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许多产业也都受到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巨大冲击,官司不断。后WTO时代,经济摩擦的频繁发生俨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理解我国所面临的经济摩擦问题,并以科学的手段维护自身的经贸权益,弱化对我国经济的种种消极影响。
一、正确看待经济摩擦产生的原因
我国所面临的经济摩擦是世界经济摩擦的一部分。一方面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反倾销、反补贴等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经济摩擦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直面的一个普遍现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卷入形形色色的经济摩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产业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商品和资金的跨国流动,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一致,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日趋激烈。经济摩擦已从个别产品逐步向多产业和结构性方向发展,从货物贸易向与贸易有关的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方向发展,从发达国家之间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因此,经济摩擦的增加是一种全球现象,当前我国所遭遇的经济摩擦只是全球经济摩擦的一部分,而并非我国所独有。
经济摩擦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人民币(约合2.26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已经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超过1.42万亿美元,顺差达到1019亿美元。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在人均量上不占优势,但是从经济的总量、发展的潜力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来看,我国将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因此,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必然会面对各种阻挠和挑战,也必然会时时面对各种经济摩擦问题。
二、理性对待经济摩擦问题
经济摩擦的产生,固然与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有关。但是,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
首先,从我国政府角度来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片面的奉行出口导向战略,奖出限入政策、宽进严出观念根深蒂固,行政过多的干预直接导致出口市场过分集中,出口产品结构失衡。我国目前大部分出口产品差别化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以及机电、电子等低附加值产品,而这些商品大多是与创造就业机会密切相关的。因此,一些进口国家为了维护当地就业情况,必然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
其次,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早期发展是托生于价格战,这些企业只注重量的增长,而不关心技术创新,只考虑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打算。目前,与主要国家的技术性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企业出口面临的新挑战、新障碍,在国外对我国频频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国内企业往往束手无策,使我国出口的农产品、食品、纺织品等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改变单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贸易战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标准认证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加快技术创新,以质取胜。从而,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又可以在不合理的贸易保护面前据理力争,建立良好和谐的国际经贸合作环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