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新经济指的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由物质化转向信息化,宏观层面上的经济态势转变必然带来微观上的企业管理内涵的深刻变革。企业只有认清这一变革,才能在新经济时代取得经营上的成功。
一、管理手段信息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员工提供了方便的信息系统,而且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更易操作的硬性工具。信息化管理一般是指在企业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生产、处理、储存、运输、利用以及决策的规模化和自动化过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外部和内部两部分:首先是外在部分。企业要利用迅猛发展的因特网和企业互联网,建立起企业信息网络,把企业的外部网络视为企业的信息源泉,通过外部网络获取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当代企业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开放的立体系统,企业通过分析和利用这种信息资源,可以认清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外部环境,吸收和整合外部信息优势,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的合理性。其次是内在部分。企业要在内部建立信息数据库,加强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提高员工的职业水平,把企业的内部网络系统作为集体智慧的动力机制而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代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种基本方式和必然趋势。
二、管理组织扁平化。管理组织的变化源自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转变,以等级为基础、命令为特征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将逐渐趋于扁平化。由于传统分工协作的专业化和精密化格局的存在,致使管理环节的增多和信息传递的低效,而信息网络系统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同等级别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与准确;一方面使原来承担上下级之间信息联络工作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从而减少了管理的层次,压缩了管理机构,精简了管理人员,便于建立高效的团队组织。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得益于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管理工具的网络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处于扁平结构中的分散组织联系起来,使管理组织在平面上向四周扩展,而不是像传统管理组织一样偏重于在垂直方向上纵深发展。扁平的网络状组织提高了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三、管理资源知识化。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以资本为第一资源,经济增长由资本多少及其运行优劣决定,管理资源和管理要素以资本为主体。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不仅要管理好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要经营管理好知识资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正在不断地减少单位产出对原料、资本等物质资源的需求,含有创造性智力成果的产品竞争日益成为企业夺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杀手锏。在市场竞争中,高新科技产品的成本或许短期内会很高,但从长期的发展态势来看,它们却是同类产品未来发展的向度所在;而新材料、新配方在一些传统产品关键部位的应用,却可以使产品的功效发生质的飞跃。知识资源在产品构成和市场竞争中地位的凸现,要求企业实施灵活动态的柔性管理,不再强调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和细致精密的生产分工,而是提倡智能劳动者灵活自主的行动,企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趋于柔性化。
四、管理界限模糊化。管理界限的模糊化是伴随着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而出现的。它表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同一企业的子公司与母公司层面。这主要是针对跨国经营企业而言的,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为了获取利润的最大化,普遍的都采用了国际化的经营方式,国内的母公司通过自己在国外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来开拓国际市场便成了企业跨国经营的一种惯用做法,这就需要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进行协调,在这种情形下,跨文化管理便应运而生了。这一管理模式的出现,正是管理界限模糊化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的表现;其次是不同的企业与企业层面。在这一层面,管理的跨企业化其实涉及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企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之间的信息合作与信息联盟使企业的管理界限发生着相互渗透。
五、管理策略全球化。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技术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信息科技不仅推动经济的全球化,而且也使社会联系日益网络化,世界各国的空间距离被彼此拉近,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可能分享世界科技经济国际化的成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管理策略必须着眼于全球,在国际化视野中实施企业自身的有效管理。管理策略的全球化主要基于新经济条件下的两个相互依存的经济文化现象。首先是经济文化的冲突。不同的经济文化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立场,一方面是经济冲突,它是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最激烈的冲突,因为一切竞争说到底都是利润的竞争,都是为了让本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它是企业进行所有活动的目标所在;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文化造成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他们在生活方式、工作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冲突,这些都需要企业用全球的、协调的策略来进行跨文化管理。其次是经济文化的融合。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经济竞争不再是不共戴天的斗争,而是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必要的驱动力,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程度日益加大;而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也正在频繁的国际交往中相互渗透、逐渐融合。经营的国际化与员工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管理策略的全球化。
六、管理核心人本化。管理人本化的要义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把作为知识主体的人视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通过关心和激励人,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传统的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中,员工被当做机器系统的一个配件而被严重地物化,这极大地压抑了人的创造性。新经济时代,管理的中心由物转向了人,人成了管理的主体,而这种转变是与新经济的特点分不开的。新经济以无形化的知识和技术为核心,它一方面要求员工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须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地进行创新;一方面又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宏观决策能力,而且要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作为管理的中心主题。新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其实就是人的激励管理,人事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管理人本化要求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管理和掌握高新科技的独当一面的企业人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