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0期/经营管理/正文

发布时间

2006/12/6

作者

□文/刘 静

浏览次数

1410 次

整合信息资源 联结信息孤岛
  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已从信息资源建设阶段进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使命是在信息资源建设基础上,运用适应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理论、技术、组织和规范来持续提升信息资源应用水平,使得在信息资源建设阶段的信息资源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价值。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前提。信息资源管理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必须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来联结无数的信息孤岛,使信息能够有效实现可控、实时的共享,而同时又能保证信息的安全。
  一、我国信息化现状
  在企业内部,一般都设立计算中心,CAD开发中心等技术专业部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建立了信息部,隶属于管理部门或者由公司高层直接领导。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集团多元化的发展,原来各部门各自为某一环节开发的应用系统,提升了某一局部的工作效率,但并没有上升到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的高度。这些独立、局部的应用系统由于没有从总体上进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数据关联度小;加之平台不统一、数据格式不统一等多种因素,造成信息不能共享,严重制约了信息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管理多个独立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力量,使IT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信息难以共享,企业决策层无法从系统中获取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信息,严重制约着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响应效率。在企业与企业之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都由自己的信息中心管着,有自己的数据库、自己选择的操作系统、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完全是独立的体系。尽管各系统几年来累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却无法进行整合和共享,各级领导无法获取他们所关注的全局信息。同时,各孤立的异构系统之间数据无法交换,业务无法协同。这些现象都导致了信息化不能很好的进行推广,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网络体系,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那么,何为信息孤岛?
  二、信息孤岛的形成
  (一)信息孤岛的含义。所谓信息孤岛,指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数字资源系统。不包括网上无序和自身没有控制的数字信息资源。由于各系统相互封闭、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因此被称为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使得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效率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信息孤岛的形成原因。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实现某一个业务环节或者某一个管理功能的信息化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关键是要把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把企业内部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整合在一起,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企业都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只有把这些信息孤岛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电子交易市场,建立网络社区,才能最终实现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现实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些部门或企业耗费了大量投资,消除已存在的孤岛,另外一些部门或企业却以更快的速度建造了新的孤岛。在全社会越来越讲究效率的今天,怎样理解信息孤岛,如何才能消除信息孤岛?首先要从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信息孤岛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信息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企业和政府部门中对信息化普遍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第一,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软件为主还是硬件为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国在信息化投入中,软硬比例失调。第二,以建设为主还是以整合为主,过去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已经有很多投入,不可能一切推翻从头来,那样将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即使一个系统很大很全,但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还需要新的功能、新的服务,因此,必须以整合为主。第三,信息化建设是购买的过程还是服务的过程。目前,我国经过近20年的网络建设和资源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在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而且这些孤岛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正随着数字资源的增长而增大,同时还不断产生新的信息孤岛。
  (2)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不论是企业信息化,还是政务信息化,都有一个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在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从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而围绕一项项业务工作,开发或引进一个个应用系统。这些分散开发或引进的应用系统,缺乏信息化建设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和整体规划,并未建立异构系统间的有效联通,造成需要信息的时候,无法顺畅地获取和使用信息;追求“实用快上”的目标而导致“信息孤岛”的不断产生。
  (3)体制分散,独自经营。我国信息化的进程是在分散的体制下走过来的,因体制分散,条块分割,各单位在资源建设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可遵循,而是各干各的,并早已习惯于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由于区域、部门建设的独立性,以及缺乏全局观念和共享意识等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和信息部门的数字资源系统,都是以某地区、行业或厂家的操作系统与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各系统自成体系,以致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和封闭的数字系统,严重阻碍了彼此间的信息流通、更新和共享。缺乏技术支撑体系、协同机制。这种技术支撑体系必须是围绕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开发利用目的来构造的。不同企业之间、企业的部门之间,不同职能部门员工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多层次、多方面地存在信息化的差异,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思想。
  (4)缺乏指导性的技术标准环境。在信息资源管理当中,只有依据标准建设的数据源,才能够无障碍、不失真地进行流通、交换并跨异构系统共享数据,而为了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需要一大批技术标准。我国目前的相关标准规范还不够健全。
  许多地方、部门各自为政,各建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究其原因是对信息化的投入一直是在分散体制下大规模投入,造成了现有的信息系统都是孤立、分散、异构、封闭的系统架构,互相之间不能信息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孤岛组织为一体,方便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被提出。通过信息资源技术对信息孤岛进行整合,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三、信息资源整合研究内容
  信息资源整合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信息资源组织在一起,它是一个研究范围很广的领域。它涉及到与信息资源整合有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整合系统的检索与评价研究,以及整合所涉及的前沿研究。
  (一)信息资源整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表面上看来,信息资源整合是一种工作性和操作性工程,但它实际上包含有许多深刻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做好整合工作还需对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基本理论的研究主要应注重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特点、动因、目标、原则、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为进行整合规划、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在整合方法的研究方面主要研究有哪些整合方式:如门户式的整合还是数据式的整合,是平台的集成还是软件的集成;还要进行各种整合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对象,为资源整合部门选择整合方法提供参考;还要进行整合操作流程的研究,为整合部门提供最佳的整合实施方案。
  (二)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研究。信息资源整合涉及的领域很广,所应用的技术也很多。例如,数据的组织技术,研究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数据如何组织在一起;数据转换技术的研究,解决不同格式、不同平台下的数据转换问题。信息资源整合还涉及其他许多相关技术。
  四、小结
  做信息资源的整合,联结信息孤岛,是我国信息化全面进入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后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信息孤岛,无论是数量,还是每个孤岛的规模,都堪称世界第一。由于这些信息孤岛相互独立和各自封闭,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因此,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资源,已成为提高信息资源整体应用水平和资源共享的关键。■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2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