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0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6/12/6

作者

□文/于 茗

浏览次数

1910 次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趋势
  提要 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形势下,我国如果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而不能刻意强调本国的特殊情况而“独善其身”。但由于国情的约束,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有较大差异。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吸收借鉴先进会计理论和方法,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经过不断协调逐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会计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形势下,我国如果要想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必须正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而不能刻意强调本国的特殊情况而“独善其身”。正确分析我国会计准则的现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
  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成绩有目共睹。我国自1992年底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至今已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制定时就与IASC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还召开了多次有IASC高层官员参加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基础较好。
  但由于我国国情的约束,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仍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一些部门或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混乱,现有的会计已远滞后于客观需要,会计制度方法体系的务实性与超前性脱节,缺乏对国外会计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等等。概括起来,我国会计准则与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有:
  第一,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这与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不同的。在当今世界,各国采用的会计规范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另一种是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的形式。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规范形式大有向英美法系国家会计规范形式转化的趋势。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德国与法国等近年来相继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其国际化。
  第二,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结构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基本会计准则,这种做法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出入。在国际会计准则与各国会计准则中都不存在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之分,并且在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中都明确指出,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的效力。我国将1992年底发布的基本准则类比为国外的概念框架,不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性质和作用,而且削弱了对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研究,推迟了概念框架的出台。
  第三,我国会计准则的涵盖面较小,规定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尚未涉及。由于我国制定会计准则起步较迟,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已发布的30多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一直未能成为正式准则,至今只发布了16项会计准则,相对于美国FASB的约150项准则公告和IASC的41项国际会计准则,数量要少得多;并且,我国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雇员福利、养老金计划、物价变动和通货膨胀、银行、保险业、农业等会计事项的处理均还未涉及;此外,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尤其是在2001年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之后,会计准则似乎只是成为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指导纲领,会计准则本身的可操作性相对就变得较差。
  第四,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这虽然有利于避免企业舞弊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但是对公允价值一概加以否认的做法,与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趋势并不合拍。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购并愈演愈烈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的今天,公允价值已跃升为与历史成本并驾齐驱的新的计量属性。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在投资性房地产、农业、企业合并、非货币交易等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也被广泛应用。因此,我国不能“因噎废食”而一概否认公允价值的使用,从而加大与国际通用准则的差距。
  第五,过分强调特色而造成在具体会计处理以及披露要求上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不少差异。例如,仅就我国已发布的16项会计准则与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就有在存货准则对采购成本的计量上,国际准则采用净价法,我国准则采用总价法。又如,在建造合同准则中,国际准则允许将因订立合同发生的、与合同直接相关的费用作为合同成本的组成部分,我国准则要求将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在借款费用准则中,国际准则没有对“专门借款”做出定义,我国准则对此作了定义;国际准则允许资本化的对象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我国准则仅包括固定资产;在无形资产准则中,对于资产交换产生的无形资产,国际准则要求区分同类与非同类资产交换,并要求按收到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我国准则要求根据非货币交易准则,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入账;在现金流量表准则中,国际准则同时允许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我国的正表仅允许采用直接法;对收到或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国际准则允许在保持一贯处理的前提下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我国准则要求将支付的利息和股利列为筹资活动,将收到的利息列为投资活动。这类差异在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关联方披露等准则中都有体现。
  此外,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性质、准则制定程序、准则实施范围和准则执行机制等与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属性。会计准则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相结合的产物。从理论上看,它要受到一定条件下经济管理要求的制约;从实践上讲,它必然要反映会计的技术特征。因此,会计准则既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而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又受特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因此,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既有会计环境不同的因素,也有主观指导思想或认识误区的因素。概括起来,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充分和公开的市场竞争,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国有企业关联交易极为普遍,价格往往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由于公平交易的缺乏,公允价值的获取和使用也就存在较大的难度;我国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决定了我国会计改革只能渐进而行。这一过程,是一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步退出相关领域、市场调节功能逐步释放的过程。
  第二,我国经济相对落后。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都还较小,上市公司数量不足,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还不能完全以投资者为主。因此,在对会计目标的考虑上还必须兼顾国家宏观管理、投资者决策和公司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我国的经济环境是从二十多年前完全的计划经济转换而来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需要的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尚存在不少差距,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身及其应用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准则本身的高质量,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较为成熟的准则执行机制相配套。
  第三,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尚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薄弱,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严重,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普遍存在短期化行为,有法不依、故意违反准则或制度以达到粉饰业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第四,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别。这是导致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会计准则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加以制定的,所依据的经济背景也主要是以西方国家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作为基础。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除了需要考虑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外,还要考虑其他有关问题。同时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判断能力,加上近年来会计准则和制度变化较快,会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掌握这些新的知识,也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碰到了较大的困难。
  多年来,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和发展,也一直把它作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基础和参考蓝本。从长远看来,我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努力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三、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和发展中,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吸收借鉴先进会计理论和方法,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环境适应机制,经过不断协调逐步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1、提高认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形势与经济全球化一样是大势所趋,以IASB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代表的全球会计准则至少能在全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上获得统一应用将成为一种现实。我国要加快改革和开放的步伐,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无论是直接到海外上市还是积极吸引外资,我们都必须遵守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尽可能减少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而不是刻意强调自己的“特色”。
  2、加快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我国自19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只有1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只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基本会计准则中的有些规定已不适应环境的发展而急需修订,对于会计领域新出现的一些业务还没有明确的具体准则来指导。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步伐,修订原有不适应环境发展的会计准则,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以适应经济一体化及加入WTO的要求。另外,随着我国会计环境变化和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出台,应尽快构建我国的会计准则理论框架,以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早日形成。会计准则的研究制定与实施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美国正是由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建立了新的会计理论结构体系,才发展到今天比较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如果没有一套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将难以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评价和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质量标准,从而将阻碍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3、加强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协调。会计的发展要受一个国家特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尤其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要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首先应从环境因素上进行分析,必须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会计环境上的沟通。建立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敦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成立发展中国家会计联合会一类的组织,研究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会计现象,从而探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共同经济现象及会计现象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能够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国家的情况,从而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增进发展中国家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4、设立专门机构,改进和提高会计教育水平。会计司应当设立一个兼职的会计准则专家咨询组。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之外设立专家咨询小组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的职责与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不一样,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有权表决最终对外颁布的会计准则,而专家小组成员应该以咨询者的身份从技术的角度参与准则的制定过程。专家咨询小组人员的构成应该是有代表性的,学术界、企业界、证券交易所、政府、财务分析师等与准则的研究和运用相关的重要部门都应该有所考虑,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阶段应该首先在这些专家中展开,使他们能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及时发表有价值和负责任的意见,从而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要使会计体系的务实性研究与超前性研究相辅相成,并围绕具有国际化精神的会计准则和体系展开配套的改革。
  为了维护我国的利益,扩大我国的影响,我国应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会计国际规则的制定权,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就是说,我们应积极主动地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7866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