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1期/合作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6/12/6

作者

□文/葛文明

浏览次数

1852 次

抓好农副产品经营体系建设
  景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由于土质、光照、气候适宜棉花生长,历史上农民就有种植棉花的习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棉花已逐步发展为全县的主导产业。近几年来,景县供销社从尽快做大做强棉花这块“蛋糕”的实际出发,狠抓以棉花为主的农副产品经营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景县特点的棉花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基地)的路子,形成了棉花协会和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龙头企业和专业社与农民对接的格局,发挥了组织和带动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的作用,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2004年全县植棉面积31万亩,比1987年增长23万亩;籽棉收购量4600万公斤,比1987年增加3100万公斤。仅棉花一项就为农民增收2.3亿元,企业经济效益500多万元。我们组建的棉花协会,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被列入农业开发项目,利用贷款予以扶持;我们组建的龙头企业,分别被全国总社和省政府确认为重点龙头企业。经营能力的大幅提升,使我县成为冀东南最大的棉花集散地。在抓好以棉花为主的农副产品经营体系建设上,我们坚持“三个不断”:
  一、不断强化种植服务。搞好服务是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棉花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农民不种棉花,供销社经营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服务贯穿于组织农民种好棉花的全过程,当成搞好农副产品经营的重要内容来抓:
  一是以县社棉花协会为依托,组建了27个棉花专业社和一个优种繁育专业社。28个专业社共发展社员18500户(吸收股金40万元),辐射带动农民6万农户,稳定发展棉花基地20万亩。
  二是以专业社为主体,积极承担“舆论导向服务、搞好物资供应、签订棉花购销合同、组织农民搞好交售、落实二次返利”的任务。在物资供应上,我们每年都为棉农让利40多万元,每年都为棉农二次返利十几万元。几年来,尽管市场千变万化,但我们对棉农送交的棉花,从来不限收、不拒收、不停收,不给棉农“打白条”,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
  三是以龙头企业和专业社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兴棉活动。每年植棉前夕,我们都要从上述企业抽调100多名干部职工,到协会集中培训后,组成32个小分队,采取“自带锅灶、吃住在村”的方法,深入植棉大乡、大村,从种到收全程服务,帮助棉农解决植保过程中的难题。几年来,共为棉农无偿测土50多万亩,虫情测报3万人次,举办培训班300多期,印发技术资料30多万份,培养植棉能手3000多人,有力地推动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二、不断提升收储能力。收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经营体系建设的成败。如果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棉花,我们收不了、存不下,就会影响棉农植棉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围绕着提升收储能力,我们打了三个硬仗:
  一是人员培训硬仗。棉花收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提高收储人员的素质,我们采取岗位练兵、聘师讲课、外派深造等方法,每年都要投资10多万元,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几年来,共为34个收储企业,培养棉检员80名、结算员110名、过磅员70名、付款员110名、保管员40名,做到了几大员全部持证上岗,为搞好棉花收储奠定了基础。
  二是设施改造硬仗。过去,由于收储任务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少。随着收储任务的不断加大,设施改造、扩建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我们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扩建收棉站30个,维修、新建仓库210间,垛底180个、计7.2万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500米,购置各种棉检器材、消防器材2000多件,使我县具备了收储亿斤籽棉的能力。为了解决农民“卖棉籽难”的问题,2002年我们自筹资金700多万元,购置了浸油设备,每年除收购籽棉外,还收购棉籽1000多万斤,使我县形成了3000吨卫生油的生产能力。
  三是筹集资金硬仗。资金是搞好棉花收购的保证,没有资金是收不到棉花的。由于农发行资金到位较迟,近年来,每年新棉上市之前,我们都要提前动手,采取“企业、社会、职工”一齐上的方法,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仅靠企业自己,每年就能筹资近亿元。我们用这部分资金,能收购籽棉1500~2000万公斤。不但解决了“打白条”问题,维护了棉农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打了时间差,在其他县因资金问题还没开称前,我们就收购了较大一部分高品质棉花。农发行资金计划下达后,我们积极争取全力跑办,仅2004年就从农发行贷款2.23亿元,占全市棉花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为搞好收购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不断拓展销售市场。搞好产品销售是企业体现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拓展市场,我们加大了“一个投入”,强化了“两个管理”,狠抓了“三个统一”。
  “一个投入”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近几年来,我们从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能力出发,投资2000多万元,狠抓了四大龙头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共更新加工设备60多台套。特别是2006年,我们投资800多万元,在安陵、龙华两个“龙头”新上了400吨打包机,使加工出的皮棉适应了国际市场的需要。我们以四大龙头为母体,相继新建了七个分厂,为提高竞争能力奠定了基础。
  “两个管理”是:质量管理和微机管理。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我们在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出台了从收购、储存、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办法。由于措施有力,我县生产的皮棉全部达到了部颁标准,被国家棉麻局评为“先进棉花加工企业”,被国家消协评为“名优企业、名优品牌风采展示企业”和全国八大铜牌之一。2001年经国家商标局批准我县使用“景雪牌”皮棉注册商标,为争得市场创造了条件。为了搞好微机管理,我们为四大龙头企业购买了8台电脑,并同全国30多家有业务关系的用户实行了联网对接,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确保了产品的销售速度和质量。
  “三个统一”是:在皮棉销售上,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为了搞好“三个统一”,县社由主任挂帅,成立了棉花流通协会,四大龙头企业加工的棉花,全部使用“景雪”牌商标,全部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全部执行协会核定的销售价格。哪个企业不注重质量砸了“景雪”的牌子;哪个企业乱出价格相互残杀,协会就要追究哪个企业的责任,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51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