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2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6/12/31

作者

□文/房义来

浏览次数

1336 次

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中国全社会的和谐。在我国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方位的经营模式以及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帮助农民广开门路,早日脱贫致富,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民富,国家稳,只有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真正搭建起和谐社会的平台。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在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多年来尽管在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农村信用社与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村金融与国家优惠政策的成功对接,为农民创业致富,摆脱贫困注射了一针“兴奋剂”,激活了“三农”创业细胞,形成了先富带后富,携手奔小康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成为创建农村和谐社会中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一般运作模式
  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探索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对农民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农民(农户)是农村经济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活跃了,才能使整个农村经济出现繁荣,只有激发起每个“细胞”的致富潜力,农村经济才能充满活力。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经济的把握都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的,使我们为发展农村经济所开具的良方并不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庭,治标不治本,缺乏微观针对性。为此,要真正使农民摆脱贫困,除了要有宏观的政策和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措施,而详细了解农村经济的现状,特别是了解农户的现状,然后对症下药,才是帮扶的关键。
  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在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正是从摸清单个农户基本情况开始的。对农户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由信用社农村信贷员与村委会共同完成,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的劳动力状况、外出务工经历、技术专长等,另外还要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现有产业状况、历史上是否有传统手工产业等。
  (二)寻找适合的致富项目。在对农村经济状况有了比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寻找一种适合当地农户发展的致富项目是关键。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挖掘传统产业。对于有传统产业项目的乡村来说,将这些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是一条快速致富的途径。例如,平原县王打卦乡赵庄村,由于人多地少,人年均收入不到1500元,属于全乡落后贫困村。虽然历史上有烧木炭的传统,但烧制技术仅限于三至五户掌握,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效益差,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2003年信用社与该村村委会联合牵头,专门划出场地,投放贷款5万元,将技术较好的5户烧炭专业户组织起来,成立“木炭协会”,挖掘扶持这一传统项目向产业化发展。并以协会为辐射源,吸纳本村农户加入协会,无偿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销售渠道,使木炭烧制业迅速产生了规模效应,成为全村快速致富的支柱产业。
  2、利用自然条件。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庄,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致富。例如,位于马颊河西岸的王杲铺镇梅家口村,附近水资源比较丰富。2002年在信用社的引导下,梅家口村书记梅路云带领3个有闯劲的农户,到河北省白洋淀等地学习养鸭技术。回村后,利用本地河道合伙投资15万元开始养鸭,当年收回投资并实现利润3万元。信用社及时跟进,于2002年底引导帮助他们建立了“养鸭协会”,对新入会会员提供联保贷款支持。到2004年底养鸭协会会员由原来的3户迅速扩大到120户,养鸭户年收入平均达到5万元以上,比2002年翻了四番,实现了当年养殖当年致富。
  3、能人效应。通过成立专业致富协会,使有技术专长的农户逐步带动其他农户共同致富。例如,恩城镇铁匠村,除了土地,没有其他可利用的资源,但村里有5户农民有木匠手艺,且开拓了一定的市场。2003年5月信用社与村委会就从这个现实出发,在村里组织了“致富协会”,将这些致富能手组织起来,发挥信用社资金优势和村委会的管理协调优势,在信用社40万元的贷款支持下,在村委会规划区域内建起了木器加工小区,优先雇佣本村农户从事木器加工。由于木器加工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对雇佣本村的人员无偿进行木工技术传授,根据技术掌握情况进行分工,再根据工种确定薪酬。对关键技术环节,重点招聘外部老木工进行把关。从而,使本村及周围村的入会会员掌握了一定的木工技能,在实现共同致富的同时,使新会员学会了一门致富技能。
  (三)协助组织成立经济合作组织。要建设和谐的农村社会,关键是要达到农村的共同富裕,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成立的。张华镇梨园村属于奶牛养殖发展较早的乡村之一,自2000年来先后有6户农户从事奶牛养殖,户均存栏量10头,户均年收入2万元。但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长,分散养殖投入大、产量小、销售价格低等弊端逐步显现,养殖农户如果卖牛就严重亏损,不卖牛只能保持微利,养殖积极性受到一定打击。信用社在综合分析养殖户资产结构情况中发现,诸如储奶罐、挤奶器、送奶车等设备几乎每户都有,造成设备重复投入。不如把这些养殖户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协会,利用现有设备建立奶站,通过规模养殖带动整体效益提高。2002年信用社通过与周围四个村的养殖户、村委会协调,租用原养殖户的设备分别建立4个奶站,分别与“勤农乳业”、“光明乳业”签订了收购合同,实行分散养殖、统一储存饲料、集中挤奶、统一销售、每月返还奶款的合作模式,既解决了规模问题,也解决了单户资金不足问题,又实现了农户增收。目前,奶牛养殖专业村达到6个,全部被确定为市级小康示范村。
  (四)提供金融支持及后期跟踪服务。作为农村合作组织,在信用社具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点,是在农民群众内部自发形成的协作、互助组织。它的职责主要是把分散的个户农民组织起来,为其提供技术服务,提供市场信息等。此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会员提供金融服务。平原县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当地信用社的引导和协助之下组建的,所以在为农户会员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信用社为会员农户提供贷款信用资质等级,为他们发放贷款证,并且将“致富协会”发展成信用担保协会,解决了单个农户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二、信用社的特殊作用
  平原县在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过程中,表现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信用社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为什么信用社具有如此特殊的作用呢?它能承担这样重要的角色吗?
  国内的其他合作组织,要么是在当地乡村政府指导下组建的,要么是在当地供销社等农资部门指导下组建的,要么是由公司加农户的方式组建的,这些组建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平原县探索的以信用社与村委会共同协作指导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较好的解决农民致富路上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由信用社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
  首先,信用社具有人脉优势。信用社是农村地方金融机构,贴近农村,靠近农民,长期以来在当地发展,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与当地农户有天然的联系。平均每个信贷员分管10个村左右,通过长期的积累,对农户家庭具有很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与农户之间建立了长期的信任关系,信用社对农户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容易将他们组织起来。信贷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很方便地为农户之间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
  其次,信用社具有资金优势。农户要发展任何致富项目,都不可能离开资金的支持。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于农村,用之于农村,本身的职能作用就是支农,为农民服务。在信用社指导下成立的合作组织,对于信用社来说,就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信用社敢于向这些农户发放贷款。农户通过合作组织与信用社之间建立的密切联系,获取发展资金的渠道更加通畅,从而实现农户与信用社之间的双赢,最终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第三,信用社还能发挥管理优势。信用社与当地村委会相互协作,共同指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建。这样一方面能发挥信贷员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社既是合作组织的引导组织者,也是合作组织运行状况的监督者。信用社不仅对会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协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对会员的资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内部管理情况进行着密切关注;同时,对协会内部章程制定、规章制度执行、会员间关系处理情况等一些内部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监督作用,有利于协会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
  三、结论
  对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来说,农民能否增收致富是一个涉及到能否建设和谐农村社会、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虽然国家出台的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关心。但对于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农业、农民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授农以鱼不如授农以渔,调动每个农户的致富积极性,特别是帮助那些没有致富手段,没有致富信息,没有致富资本的单个农民,找到适合于他们发展的生产关系,让农民自己通过实践尽快改变生存观念,尽快迸发出创造财富的原动力,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山东省平原县农村信用社通过信用社与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结合,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过几年的实际运行,内涵上得到了提升,范围上得到了延伸,机制上不断完善,对农村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破解“三农”问题,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通过协会这种一户带两户,两户带多户,多户带群体的“滚雪球”式发展,农民致富队伍日益庞大,摆脱贫困的农民越来越多。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成为农民的新时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村容村貌、民风民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信用社与多种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实现地方金融与农村经济“双发展”、共繁荣,符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是与当前农村生产力相适应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愿。为推动农村工作进程,提高党的基层执政能力,融洽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文明、秀美、富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16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