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2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6/12/31

作者

□文/胡少朴

浏览次数

1464 次

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现状
  会计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我国会计工作获得了很大发展。
  一、会计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草案)》,自1985年5月1日起实施。在1993年12月20日至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又做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草案)〉的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次修改。第一次修改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强会计工作,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程度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法已难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一些地方和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管理失控,作假账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会计法对会计行为规范不够、约束不力的缺陷日益明显。1999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自2000年7月1日起实行。经过20年来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会计法为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从法律层面看,在制定、实施会计法的基础上,根据实践发展需要,相继两次适时修订、完善了会计法,进一步增强会计法的适应性。从法规层面看,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确立财务会计报告要素,规范了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及编制、提供要求;制定了总会计师条例,确定了总会计师的职权和地位。从规章、制度层面看,初步建成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体的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了以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主体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会计法规制度体系的逐步健全,对完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政府监管和内部控制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是我国会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一切行为活动都需围绕会计目标进行,并为实现会计目标而服务。因而,会计目标理应处于会计理论体系的中心位置。(1)会计目标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会计目标表明会计应做什么,会计准则表明会计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会计准则产生的依据。(2)提供关于企业经济资源和经济义务的可靠的财务信息。(3)提供关于企业基于营利活动而产生的净资源(资源或义务)变化的可靠信息。(4)提供有助于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信息。(5)提供有关经济资源和经济义务变动的信息。(6)提供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相关的财务报表的其他信息。
  三、会计工作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这一信息系统使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分析和决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会计信息与其他管理信息相互交换和融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业务活动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储、传送及应用,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流、物质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相互融合,为企业管理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实施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及相关信息。
  四、会计监督不断加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工作日益显现出它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社会公众对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经过我国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并取得长足的发展。不断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会计监督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会计体系逐渐完善过程中有法可依的基础。新《会计法》的实施,为从源头上防止会计监督弱化,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明确了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并且加大了处罚力度。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不断完善着我国会计体系中的不足,给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职能提供了法律武器,也为会计人员行使会计职权提供了保障。
  五、培养了大量的会计人才,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以初、中、高级会计人才为对象,财政部门组织推动,覆盖全国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络,会计队伍人才结构有所改善,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04年底,全国具有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为516.8万人,占会计人员比例由1993年的32.48%上升到53.36%;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为6.8万人,所占比例由1993年的0.4%上升到0.7%。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不仅熟练掌握了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还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有效利用互联网;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新世纪的挑战。
  六、会计管理体制不断改进
  围绕企业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我国共出现了三种创新的会计管理模式,它们分别是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察特派员制。
  1、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机关的会计人员统一进行委派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相应设立会计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会计人员的委派、考核、调遣、任免和日常管理。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变成政府派驻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并在此过程中达到实施直接监督的目的。我国许多机关、事业、企业实行了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对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职能,加强会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防治消极腐败现象具有积极作用。会计委派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强化了财政收支管理,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实行会计委派制促进了廉政建设,因为委派会计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奖励、福利等都由管理部门负担,使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所服务的单位脱钩,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确定了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就能大胆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杜绝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乱支滥用等现象,促使企业自觉遵守财经制度,合理使用资金,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
  2、财务总监制。财务总监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或者控制的地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
  3、稽察特派员制。稽察特派员又称作总会计师制度下的稽察特派员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总会计师的组织落实和职权落实,抓好总会计师的培训、交流、任免、考核和奖惩等工作;另一方面由国务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由他们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力。■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198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