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6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7/3/2

作者

□文/牛梁梓

浏览次数

5496 次

重塑我国商业银行文化
  在国内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四大国有银行基本上市之后,如果不能重塑国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那么国内银行业虽可以有现代商业银行之“形”而无法具有现代商业银行之“神”。在一定时期内,必将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竞争力弱化的根本所在。
  一、从中外商业银行文化差异角度看重塑我国商业银行文化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文化的内涵。商业银行文化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等金融活动中,商业银行全体员工共同营造、认可和遵守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风行貌,以及商业银行在长期金融服务实践中所折射出来的企业形象和特色。商业银行文化的灵魂则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反映了商业银行文化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文化品位、气质个性,包括企业精神、经营哲学、经营信条和经营宗旨等。从银行文化的本源看,银行文化实质上是人类一切有意识的银行活动及其结果,即一切银行活动的“人化”都构成银行文化。可以说,一个银行的银行文化也就是该银行的文化历史积淀,是该银行历史上所有活动的文化积累。也就是说,银行文化是一种现实存在,任何银行都存在银行文化。即使不主动构建银行文化,银行文化也存在于银行当中,只不过这样的银行文化可能是各种文化因素的杂乱丛生。如果一个银行不主动构建完善的银行文化,可能出现的可怕情况是,银行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和糟粕部分会产生比积极因素更大的作用,严重的将完全抵消积极因素的作用。银行文化对银行的作用取决于银行文化本身,只有完善的银行文化,才可以通过银行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功能对银行经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完善的银行文化必须主动构建,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构建,并经过长期悉心培育的银行文化,才能够成为完善的银行文化,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成功构建银行文化,就要发扬银行文化的积极因素,抛弃银行文化的消极因素和糟粕部分。
  (二)中外商业银行文化比较。我国一开始的商业银行文化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计划为导向的银行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下,政府既是银行信用担保的基础,也是聚集社会资源的工具。银行产品是通过政府指令进行信贷配给,组织中的个人也得听任政府的指令被动地行为。改革后的国内银行尽管开始向市场主导方向转变,但由于旧有企业文化的阴影,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高层管理者利益最大化可能会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主导。这种文化既表现为高度专业化的商业银行人事任命非市场化,表现为大批行政干部调入商业银行来分享国内银行改革的成果,严重地削弱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表现为出台一系列奇形怪状的制度、政策、法规,让高层管理利益最大化。这样,不仅使得国内一些银行成为“一人银行”,也让商业银行员工成为被动的改革接受者。相比较而言,国外商业银行则注重以人为本,客户至上,寻求创新,而且往往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世界排名总体第一的美国花旗银行,其商业银行文化就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客户至上”为灵魂,而且花旗银行还深信卓越商业银行文化所产生的“文化生产力”是其取得长盛不衰奇迹的关键。
  二、如何重塑我国商业银行文化
  要重塑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商业银行上下必须形成共识,而这种共识,不仅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一言一行,而且还要贯穿于全行各项工作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开展。
  (一)提出清晰的商业银行文化内涵
  1、对待客户:向客户提供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客户是银行一切工作的根本。如果不考虑银行是否应该选择所服务的客户这种商业伦理问题,银行具备吸引所有客户的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能力肯定比没有这种能力要好。银行之间的竞争手段多种多样,银行通过提供优于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使购买者在众多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中选择本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通过客户选择银行间接实现银行最终选择客户的方式,不失为一种银行竞争的至高策略。
  2、对待员工: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理论上讲,合理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应该是银行员工薪酬与其对银行的贡献匹配。任何银行员工,不管是董事长,还是基层员工,对银行的贡献程度取决于其是否尽职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因此,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需要银行树立尊重员工的“以人为本”理念,这也是银行依靠员工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3、对待社会:倡导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应倡导并落实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坚信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保持社会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追求经济发展和健康环境的统一;重大业务要确保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支持世界各地与环境有关的科学研究,支持环保、循环应用和生态规划项目,也支持员工作为志愿者参加这些项目。
  (二)将银行经营理念转变为经营行为的业务原则。完善的银行企业文化,通过提出合适的经营理念,并在日常经营中落实来促进银行的持续发展。如果银行实际业务操作与银行文化所倡导的经营理念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那么不管这些理念听起来有多么美好、多么动人,银行文化的实际效果肯定会不尽如人意。企业文化的务实可行,在于通过以下操作性强的业务原则,将企业文化的“虚”转变为日常经营行为的“实”。
  1、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指重视业务运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有效性强调做正确的事,高效率重视正确地做事。银行要做到在每项业务的各个环节有效高效地运作,就必须尽可能地简化业务流程,省略不必要和不合理的环节,避免做没有效果的事情。同时,员工能够在严守制度规定基础上,尽可能自觉提高办理具体业务的速度尤为关键。
  2、资本充足和流动。银行提出资本充足和流动的经营理念,表明银行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和流动对银行资本管理相关业务的指导十分明确,既可以作为银行资本管理的一个目标,也可以成为资本管理业务的一个行为准则。
  3、谨慎的贷款政策。谨慎的贷款政策所体现的丰富企业文化内涵,通过以下贷款业务操守具体落实:要求选择优质贷款客户,加强风险监控环节;限制贷款投向与银行伦理和道德观相违背的项目。此外,通过贷款政策评价和控制贷款用途,间接实现银行理念强调的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发挥与社会目标一致的建设性作用,对于可能对社会、道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业务,必须先通过充分评估,在确保对内符合银行价值观,对外符合银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后,才给予办理。
  (三)适时调整商业银行文化。商业银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商业银行的发展适时调整商业银行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发展。1999年汇丰控股集团确定了以“HSBC”作为集团唯一的全球统一品牌名称,同时确定了集团“全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全球战略定位,即既是全球化的跨国银行控股集团,又是融合所在地特色的地方银行。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战略定位,汇丰通过适时调整其赖以支撑的企业文化,使汇丰得以持续发展。汇丰控股集团在支撑其一百多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丰厚内涵基础上,针对新的战略定位,适时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构建企业文化的部分新内涵。经过从1999年确定新的全球战略定位后几年的成功运营,汇丰控股集团更加坚定了其“全球金融、地方智慧”的全球战略定位,也完善和丰富了支撑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汇丰企业文化。■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850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