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专业机构为个人提供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综合性理财服务。就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而言,主要包括为个人办理的各种个人银行结算业务(包括信用卡);银行根据个人财产现状,为其提供的投资理财服务(包括基金、债券、分红保险);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贷款业务;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各种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保管箱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日益得到中外商业银行青睐,并迅猛发展。
一、西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
在西方国家,个人理财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西方商业银行业务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商业银行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快速发展。如,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每年的平均利润率已高达35%,年平均盈利增长率12%~15%。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以客户为核心,突出人性化服务。比如在美国,个人理财的市场层次细分,服务对象范围十分广泛,特别强调将以前只能有少数人享受的部分私人银行业务推向大众,使更多的人在获取财富增值的同时享受生活的便利。个人理财方案侧重于个性化设计,重视人性化理念,认为个人理财就是要将金融产品从批发向零售方向转移。美国著名的个人理财专家苏茜•欧曼指出:在个人理财领域,人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金钱,然后才是事情本身;要关注人的精神和情感,这是理财观念的核心。因此,个人理财方案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针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阶段的特点,规划不同的财务目标,设计与此相适应的合理的储蓄计划、保险计划、投资计划、退休计划、置业计划、税务计划,帮助客户减少投资与消费的盲目性,规避财务风险,保证他们享有高品质的人生。
(二)多渠道、全能型的服务
1、多渠道零售银行业务的形成。随着银行服务方式的增加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面临着由单纯“买卖”关系向服务关系的急剧转变。国外银行业为了应对这种改变及其所带来的挑战,重新整合原有的业务渠道,构建了一个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客户服务体系——多渠道零售银行业务。这种多渠道零售银行业务主要通过三种渠道与客户接触:一是电子渠道,主要指网上银行;二是电话渠道;三是物理渠道,或者说网点。
2、服务内容全能化。除了银行传统的存取款与资金结算业务外,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可以说囊括了所有个人理财的业务领域,具体包括:第一,投资领域,无论是证券交易、外汇交易、黄金交易、彩票交易,还是保险业务、基金业务,只要客户有投资需求,银行都可以代办。在银行任何一个网点都可看到其提供的数十种全球证券投资基金任客户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如北美投资基金、大陆投资基金、台湾投资基金、科技股投资基金、纳斯达克投资基金,等等;第二,代理领域。任何与个人理财有关的代理业务,银行都可代办,包括房产过户、双方交易、商业担保、缴纳费用、代收债务,等等;第三,顾问领域。国外商业银行把科技、知识作为为客户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基金经理、互联网、电话、CALL CENTER、理财杂志等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私人顾问理财服务体系,任何一个银行的客户都可以获得专业理财服务。
(三)重视加强网点员工培训。为了更加便捷地为客户服务,国外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视加强对网点的员工进行培训。我们知道,即使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果用户不去使用它,这仍是一个失败。因此,作为与客户接触的窗口,网点员工的素质至关重要。为此,国外商业银行在员工的培训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足
(一)“门槛”过高。我国个人理财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如外资银行一般“门槛”在5万美元以上,国内四大银行一般“门槛”在20万元以上。而绝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推出的1万元起步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今后将可能提升至5万元。银监会正在制定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穴征求意见稿?雪》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穴征求意见稿?雪》已经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里表明将要大幅上调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门槛,今后起点金额将设置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和外币5000美元以上。笔者认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总体上高收入客户占比较低,从现有品牌看,门槛偏高,能满足这一条件的客户又相当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而提高门槛,那样很有可能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
(二)个人理财业务品种单一,创新缓慢,基本局限于传统业务范围内。(表1)国内商业银行开办的个人理财品种,其共同特点表现为银行的理财服务产品以结算类为主,层次低、品种少。只是在储蓄新产品上进行功能扩张,把存、贷产品组合起来,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而这对国外银行而言,仅是最基本的结算服务产品;理财服务也仅是为客户咨询,提供理财建议书。对于国际上主流的个人信托业务涉足少;侧重于推销银行现有产品,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不够;国内各银行所提供的理财产品基本上同质,缺乏品牌。
而国外商业银行可提供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有?押货币兑换、贵重物品保管、传统信托、金融咨询、现金管理、出售保单、出售退休计划、人寿保险信托、住宅贷款、债券信托、证券经纪投资、共同基金等。其特点表现为:突出价值管理,技术含量高。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既简化业务处理程序,又可缩减人力成本,使信息及时传递成为可能;以信托业为主,银行信托是一种灵活的业务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处理方式完全可以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设定。银行在技术和信息等方面拥有信托人自己管理财产所不具有的优势,信托能使财产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为受益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西方银行个人理财涉及证券保险等金融各业,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主要是通过信托业务来实现;证券投资业务是发展最快的品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直接融资比重快速上升,资本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证券投资占经济生活比重随之增大。同时,经济虚拟程度越来越高,投资风险控制专业化,使银行在证券经济和共同基金管理中的作用更为突出。
(三)相关人才匮乏。任何新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经办人员素质的高低更是理财业务能否拓展的关键。对一名合格、优秀的理财员不能要求他是各金融业务领域的专家,但最起码要熟悉银行业务和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业务。但长期的分业经营使我国的银行人才没有在其他金融业务领域锻炼的机会。据了解,相当多的理财人员来自会计、储蓄、出纳等岗位,缺乏基本的证券、外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而,我国银行普遍缺乏优秀的理财员,真所谓“专才易得,通才难觅。”
三、建议
通过以上中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与国外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有很大差距,急需改进。
(一)面对市场,合理定位。由于各家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济环境不同,应结合实际,合理进行定位。可采用差别化竞争策略,在特定的领域或区域,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同时,要紧密结合当地市场,细分市场,锁定市场目标,针对目标客户提供更符合客户需求的、能凸显自身特色的金融服务。从目前情况看,商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可细分为高端和低端两种。对于高端客户,理财中心除根据客户收支情况量身定制理财方案外,还可利用银行专业优势,提供利率及汇市、股市等相关行业产品的信息资料和实时行情的咨询服务,部分业务可适当减免手续费或提供其他优惠,让客户真正体会到一对一、面对面、一站式的感受。对于低端客户,可以提供口头建议或咨询,树立平民化银行形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客户群范围更大,更贴近普通群众。
(二)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如银券通业务的推广、完善,开发“银基转账”业务,推广分红保险等银保合作产品,规范发展“银证受托理财计划”,开展黄金业务,适时推出存款工具证券化、有价证券质押贷款、住房贷款证券化、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设计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个人金融品种;为高收入阶层合理避税设计一些金融产品;三是拓展“网络理财”,能否通过网上银行建设高度自助化的核心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网络理财”,将决定着银行理财服务水平的高低及竞争的成败。其次,商业银行可以在个人理财业务上打造精品,通过高素质的理财员,形成品牌优势,争取顾客。最后,银行可以采取同证券、保险合作的方式延伸其个人理财业务;也可以效仿国内现有一些网站的做法,避开金融管理,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理财服务。
(三)培养和选拔专业理财客户经理,提高理财人员素质。目前,商业银行应该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强化培训,建立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同时,国内商业银行应与境外机构积极合作,引进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金融理财执业人员自律性行业标准、职业道德;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以规范中国金融理财业发展,全面提升理财师服务素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