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8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7/4/2

作者

□文/赵 颖

浏览次数

904 次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家商业银行都加快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注重进行理财品牌建设,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建设银行的“乐当家”、农业银行的“金钥匙”、交通银行的“圆梦宝”等,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重点业务。
  一、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占社会各类金融资产比重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纪初的60%,超过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重要决定力量。在家庭财产增加的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何实现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各商业银行也注意到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发展中间业务成为银行的必然选择,而个人理财正是这其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种业务。从发达国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趋势看,个人理财业务具有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益稳定等优势,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在巨大的理财需求吸引以及竞争压力驱使下,国内各银行纷纷推出了个人理财业务和相关产品,并作为未来大力发展的重点业务。
  二、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在国内最早挂出了“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其后各家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和服务。特别是2003年以来,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外部环境对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
  1、分业经营体制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限制。我国目前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市场,只能通过代销基金或保险公司的产品来赚取手续费,没有明显的经营效益。分业经营体制极大地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致使银行只能为客户提供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层面上的服务,而不能针对客户具体情况提供代客直接投资等更深层次的服务,使得个人理财业务的核心部分无法实现,对客户的吸引力大为减弱。分业经营体制已经成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2、客户对理财业务的认识误区。由于我国传统上在财富方面比较低调,人们普遍有“财不外露”的思想,使得那些拥有大量金融资产的客户对理财业务大都持观望态度。而有些走进银行要求理财的人,认为理财服务就是委托资产管理,希望银行能够对个人投资收益有个肯定的承诺,在潜意识上将理财与投资划等号,合理安排财富、稳妥积累投资的现代理财观还未普遍建立起来。
  3、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随着国内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拓展,理财业务中负债的比例迅速增大,如何寻找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平衡点并兼顾风险和收益成为理财业务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目前个人征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银行虽然拥有比较多的客户资料,却并不完整、全面,缺乏对客户资信的了解成为约束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自身对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
  1、缺乏具有理财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它要求理财从业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相关金融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对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要求很高。而国内银行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财规划师专业队伍,目前的理财从业人员大多是原来银行储蓄网点的员工,知识结构和业务面比较狭窄,限制了为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内容和水平。缺乏高素质理财从业人员也已成为制约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
  2、理财产品同质化,服务内容趋同。各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开发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理财产品的推出速度越来越快,品种也越来越多,但从目前来看,产品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往往大同小异,即使推出某种组合产品也只是简单的同类产品的组合,往往都是向客户推荐某些产品,让客户自行选择。并没能结合客户自身的资产状况,根据客户自己的生活目标和风险喜好,为其量身定做投资组合计划,帮助其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个人理财作为一项多元化经营业务涉及诸多领域,但当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限制了商业银行涉足的领域,局限了理财服务的内容,使广大客户的个性化理财需求很难得到满足。
  3、客户资料系统建设有待完善。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系统是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基础,只有基于该系统的支持银行才能准确有效地细分客户,制定针对性强的理财营销策略。但目前多数银行的运行系统是建立在账户基础上的,信息很不全面,很难对其加以有效地分析利用,限制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此外,各银行之间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客户信息共享平台,造成了客户信息资源的分隔和浪费,阻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对策建议
  (一)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外部环境建设。首先,鉴于我国当前法律法规的限制,银行还不能为客户提供综合全面“一站式”的理财服务。虽然《商业银行法》规定了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也明确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为银行涉足其他领域业务留有了空间,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因此,银行应该紧跟政策变化,适时对自身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整,推动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其次,加大理财观念的普及推广力度,使现代理财观念为广大的客户所逐渐理解和接受,为扩大理财市场打好基础。最后,银行应积极推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做好与央行、财税等部门的配合工作,以减少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
  (二)加快建立理财专业人员培养体系。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和发展,因此理财人员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性工作。银行一方面要做好高素质理财人员的引进工作,同时也要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财人员培训机制,并加大同证券、保险等同业机构的合作,尽快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熟悉客户心理的高素质合格理财人员队伍,解除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
  (三)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创新。创新是推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就是要按照理财业务发展规律和客户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个人金融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产品创新可以是在已有理财产品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加以改进;也可以是通过加大同业合作,对理财产品所包含的元素重新加以组合调整,以达到产品创新的目的。模式创新是通过改变原有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融合。技术创新是加大高新技术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应用,增加各种电子化服务的方式,提高理财专业服务的技术含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理财服务。
    (四)加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全面整合管理,通过该系统来维系并巩固既有客户,赢得并发展新客户,同时增进客户的忠诚度和利润贡献度。国外银行在CRM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系统对于银行业务转型、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我国银行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引进、吸收、整合阶段,还没有出现比较成功的案例。银行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将经营观念转移到以客户为中心上来,通过CRM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实现目标客户的细分,为给客户提供差异化、人性化理财服务建立良好基础。■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67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