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8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7/4/2

作者

□文/丁启军

浏览次数

3763 次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
  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产生对资本的需求,而资本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权益资本;二是债务资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负债经营,增加了对负债的关注。因此,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负债经营、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注意解决好的问题,因负债经营而引起的风险也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
  负债经营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负债经营导致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二是指负债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企业的负债经营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负债经营的企业,其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来源于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这样就给企业带来偿还债务的压力,也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不能有效地再去筹集资金,导致企业陷入财务风险。
  (二)负债结构。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的确定是否适当,与企业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时,企业扩大负债规模,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反之,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也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
  (三)负债的期限结构。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所使用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一般来说,长期负债利率较高,短期负债利率较低但波动较大。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如果企业使用长期借款来筹资,它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将固定不变,在市场利率呈下降趋势时,无法享受低利率带来的低成本;但如果企业用短期借款来筹资,则利息费用可能会有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而波动,在市场利率呈上升趋势时,会使筹资成本增大。第二,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并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资产,则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现金来偿短期借款的风险。此时,若债权人由于企业财务状况差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展期,则企业有可能被迫宣告破产。第三,若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就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四)利率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双松”政策,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增加,贷款的利息率降低,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反,当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提高,企业此时筹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二、负债经营利弊分析
  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运用的好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运用的不好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研究负债经营对企业产生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负债经营对企业的正面效应
  1、负债经营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筹集资本的成本固定而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波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波动幅度的现象。运用财务杠杆,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务杠杆利益。在企业资本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从息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债务利息是相对固定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所有者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企业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财务杠杆系数反映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它是由企业资本结构决定的,支付固定性资金本成本的借入资金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每股利润的增长比息税前利润的增长更快。
  2、负债经营可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企业借入资金,不论盈亏,均应按期偿还本息,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较小。同时,企业除还本付息外,不再承担其他经济责任,不像发行股票那样,在税后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股利,而且企业支付的利息是在成本中列支的,不需要负担所得税。因此,比较而言,债务的资金成本一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3、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获得节税收益。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负债利息应在税前支付。在同样经营利润的条件下,负债经营与无债经营企业相比,由于上缴的所得税减少,企业可获得潜在的利益。
  4、负债经营可以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再生产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因为通货膨胀可以导致货币贬值,借款与还款时的利率差,使债务人偿还资金的实际价值比没发生通货膨胀时的价值要小。实际上债务人将货币贬值的风险转嫁到债权人身上,减少了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二)负债经营对企业的负面效应
  1、财务杠杆负效应。正如财务杠杆定义中提到的“由于筹集资本的成本固定而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波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波动幅度的现象”,当息税前利润减少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资本成本就会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普通股的每股收益以更快的速度下降。风险与收益并存,财务杠杆除了有益的一面,也有风险的一面,杠杆效应也可能带来权益资本收益的大幅度下滑。
  2、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对于负债经营的企业,它有固定的还本付息的期限,到期必须足额支付。如果企业负债经营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就会造成权益资本收益大幅度下降,在此种情况下偿还负债无异于釜底抽薪,从而给企业带来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而且影响企业信誉,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3、过度负债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4、负债比率过高,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就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负债比率越高,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
  5、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本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
  三、负债经营风险防范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成为发展经济的有利杠杆。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采取防范负债经营风险的措施。
  第一,应树立风险意识。在我国,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临头时,企业毫无准备,一筹莫展,必然会遭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并且有效应付风险。
  第二,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小到最低限度。
  第三,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避免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我国企业必须着力于补充自有流动资本,降低资产负债率。
   第四,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负债财务计划。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按照需要与可能安排适量的负债,同时,还应根据负债的情况制定出还款计划。如果举债不当,经营不善,到了债务偿还日无法偿还,就会影响企业信誉。因此,企业利用负债经营加速发展,就必须从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考虑影响负债各项因素的基础上,谨慎负债。在制定负债计划的同时须制定出还款计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还款保证,企业负债后的速动比率不低于1:1,流动比率保持在2:1左右的安全区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还要注意,在借入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使其结构趋于合理,要防止还款期过分集中。
  第五,针对由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利率走势,把握其发展趋势,并以此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在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期,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也应尽量少筹资。不得不筹的资金,应采用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在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在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积极筹集长期资金,并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
  总之,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当正确认识筹资风险,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使负债经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02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