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8期/产业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7/4/2

作者

□文/赵 婕

浏览次数

1555 次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类型研究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本文将综合考虑收入和地域因素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采取聚类分析方法,最终形成不同的消费结构类型。
  一、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研究如何将研究对象按照多个方面的特征进行综合分类的一种统计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实际上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聚类分析的具体做法是根据抽样指标观测值,选择某种度量样品之间指标相似度的度量方法,并以此为聚类依据;再采用某种聚类方法,将所有样品分别聚合到不同类中;最后根据树形聚类图,确定一个合适的分类数目,从而得到一种分类结果。聚类分析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实际上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聚类分析方法的出现和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科学研究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
  二、城市居民家庭地区消费结构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温饱型消费转向了小康型消费。事实上,生活水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食品支出方面,也体现在衣着支出等非食品支出方面。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城镇居民在满足吃的需求之后,消费需求将逐渐转向穿、用、住、行、文化教育等方面。通常恩格尔系数只考虑食品支出构成与生活水平的关系,而本文不仅考虑食品支出构成,也兼顾其他消费构成,能全方位地反映出地区间消费结构的变化,克服了恩格尔系数的局限性。
  我们采用系统聚类方法,依据全国30个省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为聚类的样本数据,地区为聚类样品,利用马氏距离对30个省份的消费结构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以下六类地区:第一类:江苏、四川、湖北、重庆、江西、贵州、天津、广西;第二类:上海、广东、浙江、湖南、陕西;第三类:北京;第四类:山西、山东、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北、河南、吉林、甘肃、黑龙江、新疆;第五类:辽宁﹑云南﹑安徽;第六类:海南、福建。
  从上面分类中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地区间的消费结构有着各自的特点,我们根据各个类别中所包括的地区,计算出各自类型的各项消费指标的均值。(表1)
  1、标准型消费结构(类型1)。属于该类消费结构的地区包括江苏、四川、湖北、重庆、江西、贵州、天津、广西八个省市。该地区居民家庭消费除食品支出构成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支出构成则有的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略低于全国水平。因此,其消费结构特征与全国平均的消费结构相类似,只是恩格尔系数偏高些,为41.82%。该区域既含有经济较发达的江苏和天津,也有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可见,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特点与消费水平高低并不完全一致。
  2、偏重娱教文和居住型消费结构(类型2)。属于该类消费结构的地区包括上海、广东、浙江、湖南、陕西五个省区。其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与全国平均消费结构状况相比较,分项消费比重偏差较大的是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和居住两项,二者消费比重分别为17.05%和4.91%,均高于全国平均,并且其中的居住消费比重为所有地区最高。基于这两个显著特征,将该区域的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称为“偏重娱教文和居住型消费结构”。
  3、发展享受型消费结构(类型3)。该类消费结构包含的地区仅有北京市。居民家庭虽然其收入和消费水平均位于全国前茅,但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消费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分别为33.05%和8.05%。与此同时,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服务三项的消费份额都超出了全国平均的相应值近40%。其中,教育娱乐服务消费比重为所有类型中最高,为18.43%,超出全国平均值3.03%。上述这些消费结构特点充分表明,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生存型转向了发展型和享受型。
  4、经济实用型消费结构(类型4)。属于该类消费结构的地区包括山西、山东、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北、河南、吉林、甘肃、黑龙江、新疆十一个省区。此类地区可以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这类的地区相邻性说明了,处于同一地域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环境条件和生活习俗相近,因而容易导致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消费结构具有相似之处。其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突出特点是,在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条件下,衣着和医疗保健两项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分别为13.67%和8.87%,分别高出全国平均状况。这表明了地域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结构的双重影响;由于所处地区的气候寒冷,冬季衣物的消费是必需的,同时,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生产基地,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的大量城市职工下岗和失业使得低收入家庭所占比例较高,医疗保健费用开支比重较高也就是一种自然的结果。面临现实的经济状况,居民家庭所表现出的消费结构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称之为“经济实用型消费结构”。另外,根据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则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人们的生活水平越低。可是,不论是从定性角度还是从定量角度,我们都不会认为该地区生活水平排在全国前列。这说明,在我国仅用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有局限性的。
  5、生存型消费结构(类型5)。属于该类消费结构的地区包括辽宁、云南、安徽三个省份。其消费结构的突出特征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条件下,食品和衣着两项的消费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比重,分别为44.58%和11.18%这两项比重之和就高达56%,成为主要的消费项目;其他与居民家庭发展和享受有关的消费项目所占份额因此都低于全国平均份额。这种消费结构属于较低的温饱层次,因而称之为“生存型消费结构”。
  6、饮食主导型消费结构(类型6)。这些地区包括海南、福建两个省。该地区食品消费比重高达47.18%,比全国平均以及恩格尔系数最低的区域分别高出7.35%和14.13%。同时,另一个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衣着和医疗保健两项消费所占的比重较低,分别为7.01%和6.65%,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比重。依据它的高恩格尔系数,称之为“饮食主导型消费结构”。
  三、结论
  1、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影响着其消费结构的层次和高度,但它并不是决定消费结构类型的唯一因素。
     2、除了收入以外,地域特征和消费偏好也是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
     3、全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居民家庭不仅在收入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消费结构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46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