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18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7/4/2

作者

□文/张清玉

浏览次数

855 次

财务会计报告表外披露问题
  为了降低公司管理层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双方的利益冲突,信息披露制度应运而生。现行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以及部分非财务信息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体系来完成的。财务报告体系包括基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表内确认),以及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表外披露)。
  纵观财务报告的发展历史(从账户余额表到资产负债表、收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其他财务报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财务报告中的主体(基本财务报表)变化较小,而报表外的各种补充说明、解释等却越来越多,财务报告全文的厚度不断增加。特别是报表附注其篇幅已大大超过了报表正文,有人也据此认为,财务报表已进入了“底注(附注)时代”。2006年2月公布的新会计准则非常重视表外披露中的报表附注,5月经过第五次修订后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更是对表外披露内容进行了详尽规定。
  表外披露由两部分组成,即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前者是对财务报告主体——财务报表的合理延伸和发展,对表内确认的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解释作用,是表外披露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明显),与其他财务报告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规范程度高:真实性与公允性应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而后者仅由注册会计师或有关专家进行审阅即可。由于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对可靠而相关性较差,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保留传统历史成本框架的基础上采用充分披露的策略,表外披露的重要性由此而生。除了可以采用数字来补充说明表内项目外,还可采用文字进行定性的分析,大大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有用性。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表外披露依据其自身优势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以下重点就表外披露的不足之处及改进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表外披露的“扩张”实际上是相关利益实体不断进行利益权衡的结果,是在报告经济现实与相关主体回避法律责任之间协调的产物。财务报告体系除了具备报告受托责任和提供决策信息外,还具有决定一个公司是否能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筹资以及公司在上市后能否回避严格的监管进行再融资的作用,并且财务报告对注册会计师而言也是其用来有效回避法律责任的工具之一。所以,无论是报告受托责任、提供有利于进行决策的信息还是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告应尽最大可能地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只是它们各自有所侧重。受托责任是希望财务报告反映管理人员过去一段期间的努力程度和取得的成就;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则要求财务报告能侧重于反映面向未来的有利于进行决策的信息;市场监管部门出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会要求公司财务报告反映其实际情况而不至于由于披露不实影响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当然,对于业绩较好的公司都希望通过充分披露其可靠信息来提升公司价值,而对于业绩状况一般或较差的公司来说,如果报告真实的经营状况往往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同时对于公司管理人员而言,一般或较差的业绩状况意味着其个人收益将会受影响。因此,粉饰财务报告,掩盖事实情况,夸大公司业绩是这类企业希望达到的。而执行独立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对于公司提供的虚假报表一般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基于自身所承担的法律风险,注册会计师通常不允许公司提供虚假报表。公司管理人员就会采用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来尽量回避现有的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这种不断进行博弈的结果是:财务报告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表外披露越来越多,而公司真正的业绩状况被掩盖。总而言之,目前基于历史成本的财务报告体系在其主体财务报表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以报表附注为主要内容的表外披露增长迅速,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利益主体为规避法律责任以及进行利益权衡的结果。
  其次,由于公司业务经营越来越复杂,过多报表附注的使用存在造成信息过量,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危险,并且会削弱作为财务报告主体的财务报表的作用。表外披露的定位是基于表内项目的、对表内项目的有益补充,虽然其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财务报告体系中,最重要、最可靠的财务信息是由财务报表提供的。常、莫斯特和布莱恩通过国别比较研究了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他们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新西兰三个国家的个体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对年度财务报告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所依据的各种潜在信息源中财务报表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并且,他们进一步通过研究还发现对于财务报告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同的,而三大财务报表的重要程度均位于前三名。可见,在重视报表附注作用的同时,不可滥用,毕竟它只是财务报表的“配角”,基本财务报表才是“主角”。
  第三,表外披露特别是报表附注的作用在于对财务报表作补充、解释,并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而随着报表附注的篇幅越来越长,所涵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如果信息使用者对其不做认真研究,便难以阅读和理解,其所提供的资料可能被忽视;另外,投资者一般习惯于运用定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而附注中提供的大量文字叙述比报表中所汇总的数据资源更难用于决策。
  尽管以附注为主要形式的表外披露存在以上不足,而由于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性,又不可能编制一份完全以现值为基础彻底放弃历史成本的有足够可靠性的财务报表,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表外披露还将会保持现有状况或者增加更多内容。无论如何,提高其披露的质量,保证整个财务报告系统所提供会计信息可靠、相关、及时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才是最重要的。
  (一)尽快制定有关表外披露的会计准则,提高披露信息质量。即将于2007年生效的新会计准则既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又努力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是一套高质量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系统“生产”高质量的企业财务报告上必将起到重要作用。而所公布的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对表外披露的要求只是零散于其中,没有形成一个详细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要求。西方一些会计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在1989年发布了管理人员讨论分析书(MD&A)和财务预测信息(FOFI),对相关目标、披露要求等都作了详细规定。
  (二)提高表外披露本身的表述质量和信息含量。如将披露信息按重要性排序,把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放在第一位,提高信息的有用性;披露环境保护、职工利益、公益事业等社会责任,重视企业的社会性质。因为一个企业的成败不仅依靠其财务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采用数据、文字、表格、图形、音像等多种披露形式,增强信息的可使用性等。
  (三)关注报表中的预计数。由于企业利润确认的提前,财务报表中大量充斥着对未发生或未实现业务的估计确认,这种利润确认方法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极大重视,由其积极促进预测在会计中的应用。尽管预测通常是投资者强烈所需的,但是由于预测本身是主观的且常伴有误差,有时还是重大的误差,并且当预测缺乏可靠性时会导致故意误差。实际情况是,许多投资者并不知道现行财务报表中包含了太多预测而过分依赖会计数字。所以,作为财务报表的有益补充,表外披露应给投资者在财务报表预测数据方面给予充分的提醒。一个最好的办法是把财务报表的汇总数在附注中将确定数和预测数分开列示。
  (四)提高对自愿披露重要性的认识。西方研究表明,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市场上,在没有政府和法律的强制要求下,企业进行的信息披露(自愿披露)可以使其以更低的成本吸引更多的资本,减少运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另外,从契约的角度考虑,企业管理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应该让委托人(所有者)相信他不会采用“机会主义”行为,也应主动对外提供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企业报告研究项目专门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的《改进企业报告:强化企业自愿披露》提出了善于披露的模型,共包括6项信息:经营数据、经理层对经营数据的分析、前瞻性信息、有关经理层和股东的信息、企业背景、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6年发布的《深交所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中首次提出了鼓励进行积极自愿披露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标志着我国证券界已逐步认识到自愿披露的重要性,并进入了实施阶段。■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204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