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桓台县供销社以强化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为突破口,本着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搞好什么样的服务的原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占为农服务的制高点。兴办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是实现开放办社,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基层社十多年的改革,大部分门店租赁经营,一部分门店转让出售,少数门店承包给个人,从而出现了服务功能弱化,市场占有份额下降,阵地萎缩的现象。对此,县社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结合当地实际,起草了《桓台县供销社关于成立村级综合服务站的报告》,并得到了县及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供销社大办兴办村组综合服务站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县社走出去,带领有关公司及13处基层社主要负责人分赴河南林州参观取经,外学内创,多种形式,积极发展,规范操作。县社提出两年内在100户以上行政村建起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奋斗目标,并出台了一、二、三级综合服务站的标准,一级站的县社同意挂牌,统一验收。各村站一律张贴县社统一印制的“桓台县供销社村组综合服务站六项管理制度”。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极大地推动了村站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开放建站,开放办社,努力扩大市场覆盖面。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坚持“服务生产,方便群众,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开放建站。在组建方式上,则根据各村的经济结构,生产条件,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大致采取以下七种形式建站:一是依托基层门店改造而成;二是依托已改制的门市改建;三是以双代店为依托改办;四是职工回村自家或租房改建;五是吸收社会上思想业务素质好的个体业户带领农民组建;六是供销社投资新建;七是在镇驻地建起一批高起点的植物医院。
总之,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基本建起了覆盖全县城乡的服务网络。目前,全系统已建起各类村站268处,占全县100户以上行政村的85%,其中一级综合服务站99处,占村站总数的37%。
三、坚持办站原则,健全完善为农服务体系。村站发展起来后,县社参照先进单位经验,通过调整结构,发展联合,争取政策,逐步完善的途径,创建新的服务方式,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综合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在总结前几年农资县基连锁经营的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总代理、总经销业务,在系统开展了“站包村,人包户”、“一人联百户,服务进万家”便民服务活动,统一印制了“支农服务台账”,以户设卡,形成了以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基层社为依托,村站为骨干的经营新格局,以及“上联生产企业,中联系统,下联农户”的农资经营“联合舰队”。对村站实行“六项管理制度”,在经营、价格、财务、安全保卫、服务向社会承诺,自觉接受广大农民监督。基层供销社农资供应比重稳定在80%以上。
——生活服务体系。除传统的经营项目外,涉猎范围越来越广。沙子、水泥、建材、煤炭、蜂窝煤、小杂粮、熟食熟货、订奶、图书阅览、卡拉OK、脱粒、粉碎等等。只要农民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管利大利小,服务站都可经营,努力形成农村的购物娱乐中心。
——代办事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点到村、贴近农民的优势,积极同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搞好配套服务,为他们搞好代购、代销、代储、代加工等服务。目前,部分村站代办邮政信箱、邮政储蓄、代收工商行政管理费、代税务部门收税、代电信部门经办电信业务。
——科技服务体系。以20处植物医院,6台测土仪为依托,聘请省、市、县农业专家充当顾问,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专题科技讲座,对当地农业结构、种植习惯、土地状况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坐诊与行医并举,促进了农民科技水平提高。
——农副产品经营服务体系。适应粮食体制改革的需求,各村站主动向工商、粮食部门协商,采取代购、代销、经销等方式,积极推销小麦、玉米、蔬菜、林果、水产品,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广大农民的称赞。(文/于亦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