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0期/产业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7/5/3

作者

□文/张艳玲 韩顺法

浏览次数

1620 次

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启示
  位于中西部的“煤铁之乡”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对资源大规模和高强度的开采使用、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严重忽视,使该地区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恢复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对山西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山西现在的经济结构与转型前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20世纪中后期,鲁尔区的传统经济受到消费结构改变、科技革命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冲击,从而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而开发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是鲁尔区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并使该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因此可以为山西工业旅游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转型提供重要启示。
  一、鲁尔区工业旅游开发模式
  (一)工业旅游的涵义。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工业旅游可以被定义为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建筑环境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专项旅游活动。工业旅游资源不仅包括硬件部分,即物质上可见的工业生产和建筑景观,还包括软件上的企业文化与发展历史。作为旅游业与工业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工业旅游可以被看作是对工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二)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模式的工业旅游及其优势。工业遗产旅游一般是指将与工业文明有关的遗迹和遗物作为旅游吸引物所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换句话说,工业遗产旅游以工业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强调对废弃工业旧址及相关设备加以保护,并进一步开发利用,使其成为现代人了解和体验工业文明的对象。受工业考古学影响,西方工业旅游实际上起始于工业遗产旅游。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旅游相比,工业遗产旅游因为以废弃的工业旧址和设施为依托,所以不会与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管理产生冲突。此外,工业遗产旅游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对作为工业遗产的厂矿和设备的利用和改造上有较大的创意空间。例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可以被改造为展览中心、购物中心、商业中心以及主题公园等。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为实现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经济结构转型、社会空间重组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和改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德国鲁尔区,就是发展工业旅游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三)鲁尔区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开发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对德国鲁尔区摆脱“逆工业化过程”的负面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逆工业化一方面使鲁尔区失业率升高,经济发展衰退,环境污染无法得到相应的处理;另一方面却给该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即大量的废弃工矿、旧厂房和庞大的工业空置建筑与设施,从而为该地区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提供了有效保证。到目前为止,德国政府已经按照区域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从区域整体战略的角度对该地区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并开辟了所谓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这个旅游路线包括19个工业遗产景点,6个国家级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个典型的工业聚落及9个利用废弃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瞭  望塔。而针对不同景点的各自特点,鲁尔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博物馆模式,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及结合购物旅游的综合开发模式。博物馆模式以位于哈廷根的“亨利”钢铁厂、位于多特蒙德市的“措伦”采煤厂,以及位于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为代表。于1987年倒闭的“亨利”钢铁厂,目前已经被改造成了可供亲子家庭旅游者开展多种活动的露天生态博物馆。而厂房保存比较好的措伦采煤厂博物馆主要以室内展览和开发旅游纪念品为主。另外,作为德国第三个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关税同盟”博物馆,以其简洁大方和具有浓烈现代艺术感染力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创意与设计产业公司来此办公和举办展览,因而很可能在将来发展成为德国的工业艺术及现代设计产业中心。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以位于杜伊斯堡市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盖尔森基兴的“北极星公园”为代表。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建立在以前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所在地,目前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大型景观公园,可供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这里也成了生态爱好者欣赏恢复性生态景观的乐土。此外,以煤井架为标志的北极星公园则建立在一个废弃煤矿的旧址上,并且以举办各种大型户外活动而闻名。结合购物旅游的综合开发模式以位于奥伯豪森的中心购物区为代表。作为一个富含锌和金属矿的老工业城市,奥伯豪森成功地将购物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结合起来,将废旧工厂改装成为大型购物中心和博物馆。便利的交通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使这个城市成为鲁尔区的购物文化中心,而且吸引了大量周边国家的游客前来进行购物、休闲和度假。
  通过有效发展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主导的工业旅游,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工业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开发和利用,鲁尔区不但实现了自然环境的根本改善,而且逐渐恢复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现在,这个地区正在重新成为欧洲最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地区之一,其成功经验值得山西地区借鉴。
  二、山西工业旅游现状
  目前,山西的工业旅游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这种有潜力的产业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国家旅游局于2005年公布的103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山西占5个,分别是:太原东湖醋园、平朔煤炭工业公司(露天矿)、大同晋华宫煤矿(井下游)、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运城盐湖养生城(死海)。此外,该地区还新开发了一批比较有特色的工业旅游点,例如,太原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和太谷怡园酒庄等。
  目前,该地区的工业旅游大都以某个工业企业作为主要的开发和经营主体,旅游项目则普遍以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参观为主。山西地区的工业旅游开发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煤炭工业旅游、特定工业旅游,以及综合保健休闲旅游。其中特定工业旅游,主要将特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模式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例如东湖醋园和杏花村。
  (一)煤炭旅游。煤炭旅游以位于太原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以及大同晋华宫煤矿为代表。煤炭博物馆主要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科技、艺术展示手段,向游客展示有关煤炭的历史,并传播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博物馆内建有目前中国唯一的模拟矿井,可供游客进行体验和参观。模拟矿井中巷道和井壁形象逼真,且其中矿井的设备齐全,完全是实物。
  大同的晋华宫煤矿则将开采完的废旧矿井加以改造,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井下探秘旅游,并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在这里游客除了了解采煤业的历史发展,还可以换上矿工的服装,到井下真实体验一下矿工的生活。而在平朔,游客不但能够领略露天煤矿的风采,而且可以感受黄土高原上典型的雁北地貌和文化风情。
  (二)特定工业旅游。山西向来以出产好酒、好醋出名,因此出产老陈醋的太原东湖醋园以及竹叶青和汾酒的杏花村是该地区特定工业旅游的典型。特定工业旅游不但给企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收入,而且从提高社会知名度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角度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太原的东湖醋园隶属于山西老陈醋集团,是一家动态展示老陈醋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历史文化的公司化博物馆。在醋园中的美和居醋坊游客除了可以全面了解老陈醋特定制作工艺和步骤,还可以参与部分制作过程并品尝口感浓郁的老醋。而山西汾阳的杏花村是汾酒和竹叶青的产地,被誉为酒都,在我国酒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北魏以来,杏花村的酿酒史已经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是中国酿酒史的一个缩影。在杏花村,游客除了领略酒文化和了解酿酒工艺,还可以欣赏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并开展一系列休闲娱乐活动。
  (三)综合保健休闲旅游。拥有4000年产盐史的运城盐湖是一个集生态、健康、休闲为一体的工业旅游和疗养胜地。因为湖水富含盐分和微量元素,所以也被誉为“中国死海”。前身是运城盐化局的南风集团根据当地的特点主要开发了两项特色旅游,即盐水漂浮和黑泥洗浴。
  近年来,工业旅游的开发不但为山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恢复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就业率,以及吸引投资上起到了相当的作用。然而,山西的工业旅游发展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适当借鉴鲁尔区工业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对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三、鲁尔区经验对山西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工业旅游开发的系统性规划。德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定计划的民族,而鲁尔区在短时间内成功转型的关键正是得益于所谓的国际建筑展计划。国际建筑展计划是当地专门针对工业旅游开发的多目标区域综合整治与振兴计划,简称为IBE计划。该计划对鲁尔区工业遗产资源的开发、经济结构的转型、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就业住房等社会问题的解决均做出了系统的考虑和规划。
  而在对工业旅游遗产的开发上,IBE计划强调区域性的旅游路线、市场营销与推广、景点规划与组合的一体化。其集中体现在对“工业遗产旅游之路”——RI的开发及其统一视觉识别符号的设计和确立上。RI的符号标志,包括斜插在工业遗产旅游景点门景区的黄色针形柱、若干立式黑色铸铁的旅游信息说明牌,以及分布在整个鲁尔区、随处可见的棕色路标。另外,该地区的工业旅游宣传册也逐步实现了统一的设计,还建立了RI的专门网站。
  鲁尔区的经验说明,针对工业旅游资源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区域一体化整合开发,并且采用对外统一的宣传形象,对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山西在对工业旅游的开发上还缺乏地区总体上的规划与管理,因而旅游产品的开发普遍停留在以特定企业为中心的层面上。其中多数企业对产品的开发仅以服务本单位为目标,很难实现地区内的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共享。此外,许多企业仅仅把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当作能给企业带来额外收入的副业,甚至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公关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形式,从而很少进行必要规划。这种“一盘散沙”的发展模式,会阻碍山西地区工业旅游的整体发展和生态经济建设。因而,加强系统的战略规划和管理对山西工业旅游可持续性发展迫在眉睫。
  (二)加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提高市场吸引力。由于缺乏系统性综合开发观念,目前山西地区对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还简单地停留在参观厂房、生产线或矿井等硬件设施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相关活动的设计以及文化包装等软件的开发投入。所以,现在该地区的旅游产品普遍文化内涵不足、品种单调、缺乏游客亲和度与市场吸引力。鲁尔区的成功表明,工业旅游的发展有赖于突破原有的单一产品模式,加强对以工业为中心的多元化产品的开发。
  所谓多元产品开发是指在开发传统的针对工业生产娱乐成分的同时,进一步地开发表面上看起来与工业主体无任何关联性的休闲娱乐性旅游活动。例如,鲁尔区在奥伯豪森投资建立的咖啡馆、酒吧和美食文化街、儿童游乐园、网球和体育中心、多媒体和影视娱乐中心等设施。多元化开发是增加工业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游客重游率的关键,因而是促进山西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
  (三)注重对工业遗产资源的开发。山西的工业旅游主要集中在生产性景观,如大规模的工业建造基地和国有工业企业的观光上,极少有针对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以及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的旅游产品。可见,缺乏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重视是山西工业旅游开发上的一大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废弃、失修的工业设备和厂矿旧址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史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所以,提高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意识,注重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对加速山西工业旅游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33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