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19期/实践与思考/正文

发布时间

2002/4/14

作者

-

浏览次数

2684 次

调控企业资金的有效途径

  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改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调控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是目前财务管理和掌握经营信息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企业迎接WTO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资金管理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对策
  (一)粗放型管理。目前,一些企业资金管理粗放,大致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一些企业存有不少的隐形资产难以显露,资金不能真正流动起来;二是不少的企业确实存在无米之饮问题,经营性资金十分短缺。企业在经营中,由于不注重隐形资金的充分利用和挖掘,原有的固定资产盘不活,成为死钱,外欠资金难以收回,造成很大部分资金流失和闲置。另外,企业在新上项目和遇到业务时,往往是把眼睛盯住银行,不管业务大小,完全靠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有的企业业务小,贷款多,造成资金闲置和浪费,除增大银行利息外,还会出现新的亏损。
  (二)费用超支过大。企业在经营中的各种费用都应围绕《企业法》规定范围内严格掌握。但从目前看,一些企业透支费用现象有增无减,不少的企业费用超支问题都带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一些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管理松弛,盲目招工,导致“窝工”现象非常突出。还有的违法招工,对新上岗人员不培训,这些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问题和事故,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一些企业始终存在着吃请送不廉洁问题,不管是上级、同行,只要是“奉公”就招待,大吃大喝。还有的借开展业务之便,请客送礼,搞不正之风,加大公款费用的开支;三是存在着社会上不合理摊派问题。特别是企业外的上级政府部门强加给企业头上的各种指令性摊派,已不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情,如企业超实性包干税收和企业外的一切不合理摊派等;四是企业生产设备陈旧,仍处在“一破二高三低”(设备破;成本高、费用高;产量低、质量低、效益低)的状况。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跟不上,造成资金消耗额加大;五是资金费用整体耗量难以控制。如在原材料的购进、生产、加工、入库、销售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跑、冒、滴、漏等各种浪费现象。如果稍微放松管理的话,资金费用损耗水平就会失控,甚至造成新的问题。
  (三)旧欠预购定金和贴息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旧欠资金问题在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特别是县级以下涉农性企业问题相当严重。目前,旧欠资金需要通过严格的内审制度进行严控和管理,必要的还要通过法制手段加以对旧欠的依法回收。如果旧欠不清理,就会直接影响农业专项资金的投放,同样农业贴息性贷款不按期返回,也会松弛农业专项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影响银行部门对专项资金投放的含量。所以,所有涉农性企业要把偿还旧欠和返还贴息贷款列为企业经营考核和审计工作的重大改制任务来完成。
  二、企业内审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随着入世和西部大开发高潮的到来,市场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必将为企业经营带来非常之大的活动空间,企业经营所需资金任务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必须要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要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性能,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大内审工作的管理力度。从过来工作实践中看,企业资金管理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一点是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与不规范的问题。如果监控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程序混乱,自我约束机制如果不健全,就会造成资金管理上的失控,造成资金的浪费,出现的“漏洞”难堵,甚至让投机取巧的人钻空子,企业本身受害最大。所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盘活企业资金有效的保证之一。
  三、强化内审监督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管理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在企业内部真正完善统一的资金控调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结算中心的功能,采取统一结算办法。在与银行部门经济往来中,要严格按照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结算账户统一归口管理,坚决取消内部各个部门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杜绝资金账外循环的现象;二是建立好企业经营预算管理制度。企业在资金流量上,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都要实施预算编制,严格限制无预算资金支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占用。实践证明,只有依靠严格的内审工作,才能对企业潜在的复杂问题进行审查和揭示,才能促使专项资金近期专用和量化高效使用,并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监督企业经营;三是加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依法自主决定招聘职工,并合理企业定岗、定员、定额工作,进一步优化劳动组织结构,科学设制工作岗位,测定好岗位工作量,确定企业用工人数。优化劳动组织结构重在优化劳动组合,实行竞争上岗和减员增效办法;四是从严控制止非生产性开支,反对任何形式的铺张浪费。在资金的管理上,还要通过法定程序加强资金的监控管理。对差旅费和招待费开支,必须控制在财政部发布的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的比例以内,并向职代会及时报告费用支出情况。对一些企业因亏损或欠交税费欠交职工统筹养老金,欠发职工工资,不得以任何理由购置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否则,通过企业内审,要追究企业法人代表的责任。(文/黄凤英 潘永峰)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52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