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0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7/5/3

作者

□文/张 磊 杨雨泽

浏览次数

834 次

企业价值链风险管理
  中国的发展,呼唤国际化名牌企业的诞生。但是在过去,人们过多的把目光投向利润创造,而很少关注企业价值链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企业价值链本身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该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价值链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价值链的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价值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价值链风险。价值链风险是一种潜在威胁,它会利用价值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价值链系统造成破坏。从目标控制的角度出发,可以说价值链风险是价值链偏离预定目标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价值链风险可分为价值链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类。内部风险来自组成价值链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它由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潜在最优互动和合作导致。外部风险来自价值链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此类互动关系包括罢工、恐怖活动和自然灾难造成的破坏等,价值链中任何阶段发生的破坏与外部因素有关的故障都可归类于外部风险。(图1)
  二、价值链风险识别方法
  (一)财务报表法。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财产和经营活动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普遍,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因为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经营的好坏最终体现在企业资金流上,风险发生的损失以及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都会作为负面结果在财务报表上表现出来。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的工具。
  (二)环境分析法。环境分析法是一种识别特定企业风险的方法。企业风险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发现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损失。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者、资金来源、竞争者、顾客、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况。企业的内部环境则包括其生产条件、技术水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
  在对各方面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考虑的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果,以及一旦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能发现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
  三、价值链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为简化起见,这里将价值链风险影响因素综合归纳成15项作为评价指标,对价值链风险水平进行评估。价值链的风险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合作伙伴的能力风险;(2)合作范围的风险;(3)道德信用风险;(4)企业文化的风险;(5)独家供应商的风险;(6)信息传递风险;(7)信息技术与安全风险;(8)物流风险;(9)库存风险;(10)组织风险;(11)经济环境的风险;(12)法律法规风险;(13)竞争风险;(14)自然灾害风险;(15)战争等其他风险。
  设价值链风险发生的概率为P,风险发生产生的后果也用概率测度来表示,用L表示风险发生时影响程度的大小。则价值链风险水平R的函数表达式为;R=F(P,L)。再设价值链风险不发生的概率为PS,价值链风险不发生时的影响程度大小为LS。则PS=L-P LS=1-L,于是有R=F(P,L)=1-PSLS=1-(1-P)(1-L)=P+L-PL
  R可视为价值链风险发生及其产生损失的似然估计。
  (一)P的似然估计。选取上述讨论的15个风险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对这15个评价因子X=(X1,X2,X3,……,X15)给定一个评定集B=(b1,b2,b3,b4,b5)=(0.1,0.3,
0.5,0.7,0.9)。对应的评定集为对各风险因子失败率的描叙:{很小,较小,一般,较大,很大}。请有关风险评估专家(共N位)据此对每个风险因子进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评定值bj(j=1,2,3,4,5)
  计算:
  eij=对风险因子Xi给定评定值bj的专家数n/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N
  (i=1,2,3…,15;j=1,2,3,4,5)
  各风险因子Xi对价值链风险的影响程度赋予不同的权值
  W=(w1,w2,w3,…,w15)则价值链风险发生的概率P为:
  P=■■(?棕■е■b■)=WEB■
  (二)L的模糊综合评价。设定一组需要评定的因素,组成因素集U,可设U={成本,顾客满意度,响应度,柔性,质量}={U1,U2,U3,U4,U5}。同时,对各因素赋予相应的权向量M={1/5;1/5;1/5;1/5;1/5}。设定评价集V={低,较低,中等,较高,高}={V1,V2,V3,V4,V5}={0.1,0.3,0.5,0.7,0.9},相应的评估专家参照评价集V分别对各因素U进行评价,得到模糊子集:
  Rk={rk1,rk2,rk3,rk4,rk5}(k=1,2,3,4,5)
  于是,评判矩阵对风险事件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是V上模糊子集B=MR
  对B进行归一化,得B’=(b1,b2,b3,b4,b5)。价值链风险发生带来的影响L(即潜在损失值)也就可以表示为:
  L=B’V’=0.1b1+0.3b2+0.5b3+0.7b4+0.9b5
  将P,L的值代入公式
  R=F(P,L)=1-PSLS=1-(1-P)(1-L)=P+L-PL
  便可求得价值链风险水平的值,将计算所得的结果与下表比较,即可知道价值链风险的风险等级。(表1)
  四、价值链的风险处理
  价值链风险处理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各种价值链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处理。价值链风险处理一般分为制定价值链风险防范对策、价值链风险处置和价值链风险控制与反馈三个过程。
  (一)制定价值链风险防范对策。价值链风险的防范对策主要有规避、控制、承受、转移、对抗等。
  (二)价值链风险处置。在实施风险管理时要体现预防在先、补救在后、控制为主、对抗为辅的原则,力求在风险管理中取得主动,避免出现经营风险的连锁反应。首先应对已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其次对生产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治,对类似的风险隐患进行消除,对未产生破坏力的风险因素进行查堵等;最后对上一步骤所作的风险决策具体化并付诸实施,协调好价值链风险管理各方面的关系,使风险对策在实际中发挥应有作用,以达到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
  (三)价值链风险控制与反馈。价值链风险反馈机制是一个信息循环机制,价值链将在危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处理中得到的经验或新知识,或者是从损失或接近损失中获取的有价值的经验教训,集中起来加以分析并反馈到价值链相关经营活动中,从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五、价值链风险规避
  从性质上讲,价值链风险的管理是被动管理,但如果企业从战略层面上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就可以实现价值链风险的主动管理,从而对风险起到很好的规避作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战略联盟给企业规避风险带来的好处。
  (一)价值链共享。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指出:由于价值链环节中市场渠道、销售队伍、生产设备和技术成果等共同因素的存在,可使企业之间的相关业务单元能对价值链上的活动进行共享,从而通过这种共享有效降低业务活动的成本或增强其差异化竞争优势。(表2)
  (二)战略联盟的价值链互补。价值链的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各不相同。在高度竞争环境中经营的企业总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成本太高就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企业在某些环节(如R&D、制造、分销、促销等)缺乏相应的核心能力,而另一个从事相同业务的企业却具有这方面的专长,两者结成联盟由合作伙伴来完成其中的薄弱环节,就会促使联盟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另外,联盟还使不同环节的企业实现功能和专长上的互补融合,优势叠加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使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由此可见,价值链上的企业联盟可集中体现这种互补效应。
  六、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营环境的竞争加剧,价值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价值链层数的增加,价值链的成员企业越来越多,价值链的结构日趋复杂,而价值链的复杂性导致价值链的风险。要实现价值链高效安全地运作,就必须针对价值链内外潜在风险而实施恰当的战略和行动来减少或化解风险。要正确处理价值链风险,就必须经过识别、评估、处置、反馈和规避这五步。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引入主动管理方法,通过企业战略联盟,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使决策者处于主动地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向成熟并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这一点似乎更加重要,要与世界接轨,正确管理价值风险是一条必由之路。■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68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