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一、手机银行介绍
当手机把收音机、Mp3、照相机、摄像机等各种功能集成后,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手机支付方式也开始继网上支付后悄然登场。手机银行自1999年在国内诞生起,经过了2001年到2002年的热潮和近两年的沉寂之后,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手机支付必将成为未来商家角逐的核心。
(一)手机银行概念。手机银行,也称移动银行,是用户利用移动电话办理转账、查询、交易等多种金融业务,可突破时空限制,按其所需获取相对廉价的服务。手机银行是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应对信息化大潮,本着随时随地服务于客户的宗旨,创新和发展出的一项崭新的银行业务产品。从诞生之日起,手机银行就成为IT引领金融的一个典范。手机银行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可靠、便捷、多功能、低成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而且为银行提出了中间业务的新思路,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二)手机银行功能。手机银行是利用手机终端办理非现金类银行业务、各类远程支付业务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等业务的简称。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一次接入、实时在线、界面友好、直观可视、申办灵活、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理财增值、全国开通、全网漫游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手机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客户不用亲自跑银行柜台,不必排队等待,就可以办理多种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具有金融理财(办理所有非现金类银行业务)、移动支付(通过手机对用户自己购买的产品进行支付)、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交易)等三大功能。
手机银行业务是一项跨行业的服务,是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手机银行丰富了银行服务内涵,使人们不仅可以在固定场所享受银行服务,更可以在旅游、出差中高效便利地处理各种金融理财业务。因此,手机银行业务是利用移动电话办理银行有关业务的简称,是移动通信网络上的一项电子商务。
二、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中国内地的“手机银行”主要由各商业银行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合作向社会推出。目前已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推出自己的手机银行业务。整体看来,内地手机银行业务方式,是在现有的GSM通讯网络架构和设备基础上,通过SMS短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利用手机完成各种金融业务。其主要功能涉及账务查询(即通过手机查询用户在银行的存折、信用卡账户余额)、自助缴费(可直接在手机上查询及缴纳手机话费和其他费用)、银行转账(通过手机可进行信用卡、存折之间的资金转账),此外还可借助短消息增值服务平台,查询股市行情、外汇牌价、航班信息等。
三、手机银行昭示无线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制约我国手机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目前国内各银行开展的手机银行服务上可以看出,国内手机银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以提供查账等信息类服务为主,而存在巨大市场需求且能为银行带来收益的交易类服务却不多。这除了银行自身的交易服务和应用功能尚待完善外,实现移动交易的安全加密技术难度大。手机银行虽然具有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具备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并逐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同其他新鲜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手机银行的发展同样会存在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1、安全机制不够健全。与网上银行一样,安全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资金和货币的电子化,很容易使银行在转账、交易、支付等服务过程中生成各种风险。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或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根本不会使用这一服务的。因此,这就要求在实施手机银行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环节的安全性,必须采用比一般信息增值服务高得多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信息收发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等。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手机银行服务,就必须解决好安全问题,建立并维持一种令人信任的环境和机制,而这种信用安全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政府、银行等各利益群体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金融机构和广大用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顾虑是制约手机银行(交易类服务)发展的首要因素。
2、服务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手机银行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快捷、更便利的银行服务,但它毕竟只是银行提供电子化金融服务的一种新渠道,最终吸引用户的则是服务内容。目前国内刚起步的各家手机银行业务,往往因为服务内容的单一和贫乏而使市场推广遭遇阻力。手机这种终端由人们随身携带,极具个性色彩,因此,手机银行的使用对象应重点放在个人用户中,服务内容应根据手机使用人群的个性特点设计才能有效果。银行应根据手机容量小,用户流动等特点,积极与第三方合作,不断开拓新业务,才能促进手机银行服务的繁荣发展。在欧洲和日本的电信运营商与餐厅、电影院、航空公司等第三方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手机订餐、订票、订座等多种服务,而欧洲、日本的银行看到了这种移动服务巨大的市场潜力,纷纷配合电信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服务。所以说手机银行作为一种服务通道,它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和其他服务渠道的整合,更取决于银行服务内容本身,客户真正需要的是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机银行只有充分发挥无线互联网和手机这种灵巧终端的优势,开发出独特的产品或服务,移动银行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充分的竞争优势。
3、手机银行卡市场推广难度大。要使用手机银行服务,用户需更换具有手机银行功能的STK卡,换卡过程中除了银行以外还将牵扯到移动运营商、卡商、手机用户等多方利益群体。环节多,手续复杂,银行往往没有足够的经验以应对其中的问题,使STK卡的推广很难顺利进行,因此无形中也制约了广大用户对具有手机银行功能的STK卡的了解和认识。
4、看不到投资收益,银行缺乏足够的动力。国内手机银行服务因安全技术等问题,目前大都停留在提供免费的账务信息一类,仅仅作为其他服务形式的一种补充,只是延伸了银行的服务,并没有给银行投资手机银行项目带来直接收益,使银行丧失了发展手机银行的原动力。利用手机银行为用户提供有偿的增值服务,特别是提供市场需求量巨大的交易类服务,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收益,这才是银行推行手机银行的价值所在。
(二)手机银行前景展望。虽然目前从整体上看,手机银行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大约占直线银行服务的10%左右,服务的功能也仅局限于基本的转账和查询功能,但随着个人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服务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手机银行必然成为银行间经营战略的要素之一。只要手机银行在用户需求的满足、手续费的优惠、安全措施的加强、输入的简化等软件开发上不断地下大工夫,其渗透力就必然会逐渐增强,手机银行业的繁荣也就并不遥远了。
手机银行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不仅丰富了银行服务内涵,使人们可以在各种场所、甚至在旅游、出差中高效便利地处理各种金融理财业务;而且能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安全的方式办理业务。无论从国外手机银行的蓬勃发展还是从中国手机银行的迅速兴起来看,都昭示着手机银行和无线金融业务未来良好的前景。手机银行,将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真正“贴身金融管家”。
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手机银行的无线数据通信功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支付和结算需要,这种中间业务是未来银行竞争的主要阵地。最重要的是,当前无线通信技术较为成熟,国内通信市场庞大,现已具备大规模推广无线金融应用的客户基础。因此,手机银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