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所谓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取得各自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经济学上的博弈论谈经论道都是些数学语言,让我们看来只是一大堆数学公式。然而就这一深奥的理论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用博弈论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看起来不起眼,用博弈论进行分析,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夫妻俩看电视,一个喜欢看体育节目,一个喜欢看文艺节目,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大致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一是两人争执不下,你想看体育节目,我偏不让,我想看文艺节目,你偏不同意,于是干脆关掉电视,谁都别看;二是你看体育节目,我到其他地方看文艺节目,或你看文艺节目,我到其他地方看体育节目;三是其中一方说服对方,两人同看体育节目或同看文艺节目。这样的事情在人际交往中也常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下面就从博弈论的角度谈谈笔者对人际交往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在此,先解释一下本文所要使用的三种博弈类型,即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
一、博弈的三种类型
(一)负和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将造成两败俱伤。那么什么是负和博弈呢?让我们先看看上面举的例子。夫妻俩如果互不让步,干脆关了电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你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我的感情也有疙瘩,对双方来说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只能是夫妻两个生气冷战,从而对夫妻感情造成不良影响。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交往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矛盾,不能达到统一,交际双方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方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博弈论”把这种情况叫“负和博弈”。如果我们用数学等式来表示博弈双方的关系,就是(-1)+(-1)=-2的非合作关系。
(二)零和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是一方获益,另一方受损。所谓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在零和博弈中各博弈方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既无法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也无法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比如两个人A、B合作建设一条VCD的生产线,协议由A方提供生产VCD的技术,B方则提供厂房和设备。在对技术和设备进行资产评估时就形成零和博弈,因为每一方都试图最大化己方的评估值。这时,B方如果能够获得A方关于技术的真实估价或参考报价这类竞争情报,则可以使自己在评估中获得优势;同理,A方也是一样。至于自己的资产评估是否会影响合作企业的总体运行效率这样的“集体利益”,则不会非常重视。这便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如果我们也用数学等式来表示博弈双方的关系,就是1+(-1)=0的非合作关系。
(三)正和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双方都得到利益。所谓“正和博弈”,就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体的利益有所增加。比如,我曾经在小孩故事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小猴和一匹小马,都认为自己的本领大而争吵不休,最后决定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判断,而小猴和小马都要比自己的优势项目,小猴要比爬树而小马要比跑步,结果仍然僵持不下,这件事情被山羊爷爷看见了,它给小猴和小马出了一个题目,看谁能先摘到河对面那颗桃树上的桃子,谁的本领就大,比赛开始了,小马一下子就跳过小河,来到桃树下,可是它不会爬树,怎么跳也摘不到桃子,而小猴呢,不会游泳,在河的这边干着急,后来山羊爷爷提醒他们,让小马驮着小猴跳过河,再由小猴爬上树去摘桃子,由于他们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最后都取的了比赛的胜利,而且还从此成为好朋友。这虽然是一个童话故事,却也能反映在人际交往中互惠互利的情况,这便是“正和博弈”。如果我们同样用数学等式表示博弈双方的关系,就是1+1=2的紧密合作关系。
从上面分析的三种博弈类型来看,负和博弈和零和博弈都属于非合作性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将使博弈双方的利益和感情都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从此断绝往来;相反,正和博弈则属于合作性博弈,这种博弈的结果会使博弈的双方都有不同程度的获益,从而加强双方协作的关系。由此不难看出,人际交往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不应采取不合作博弈,而应该制造合作型博弈。要运用“博弈论”来创造交际的新局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别使性负气,要胸怀开阔。交际中之所以经常会发生“负和博弈”现象,大多是因为心胸狭窄,遇事爱使性负气而生。上面所说的夫妻俩看电视,由于意见不统一,个人爱好不同,就会产生矛盾,如果双方的矛盾僵持不下,谁也不愿意让步的话,演变下去就会发生使性负气,关掉电视,一拍两散这样的事情,这样无疑会造成夫妻关系不和,最后弄得两败俱伤。如果当时双方有一个做一些让步或牺牲,最起码可以满足一个人的意愿,如果另一方也能胸怀开阔一些,容纳对方的爱好,就能使夫妻感情更和谐,生活更美满。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事我办不成,谁也别想办成”,“这东西我得不到,宁可毁掉,也不让别人得到”。试想想以这种想法进入交际情境,怎么会不出现上面那对夫妻那样的僵局。如果不使性负气,而是互相谅解,化干戈为玉帛,与人交往采取合作态度,便能使有矛盾和冲突的交际活动朝好的方向发展。其实,在交际中,如果遇到了和交际对象发生冲突的时候,为对方着想,采取一种和对方合作的态度,就一定能避免交际中“负和博弈”的发生。
(二)别见利忘义,要心地善良。如果说人际交往如博弈,那么“零和博弈”现象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有人见利忘义,想吞并对方的利益,这样的人从一开始便心存恶念,自然会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交际博弈中,一定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心存善良,这样才能不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发生“零和博弈”而失去一个朋友,甚至失去人心。真到那一天,你将成为孤家寡人一个,除了你拥有的私利外,陪伴你的只有孤独、悔恨。
(三)别自以为是,要互谅互让。人和人之间的正常交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互适应,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从对方的角度、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交际达到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状态。就是说,人际交往,要达到效益最大化,就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和别人交往的准则,也不能以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应该在取长补短、相互谅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达成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例如上面所说的夫妻俩,如果有一方能让步一些,达成一致,都看体育节目或看文艺节目,如果能心平气和,双方会共同享受体育的刺激或文艺的高雅,这样做的结果是双方同时都得到了快乐。如果真能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还要注意:不要嫉妒人家的成功,要为别人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不要一报还一报,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多一个朋友要比多一个敌人好;不要耍小聪明,占人家便宜,要建立持久的关系;要增强识别对方行动的能力,对对方的行为要做出回报等。只有这样,在人际交往中才能减少人与人之间冲突,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总之,人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真空中生活,要和人打交道,就一定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交际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只有采取合作的态度,使交际呈“正和博弈”,状态,交际才会向健康方向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