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2期/金融投资/正文

发布时间

2007/6/7

作者

□文/刘晓霞

浏览次数

954 次

中小企业板股价波动实证分析
  提要 作为向创业板的过渡形式,中小企业板越来越显示其在中国股市中的突出地位。本文应用GARCH(1,1)对中小企业板股价波动进行拟合,消除了条件异方差性,并通过TARCH模型对其杠杆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对中小企业板产生的作用是相同的。
  一、背景及文献综述
  自2004年6月25日新和成等首批八只股票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交易以来,中小企业板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深交所预期2006年年底中小板上市企业将达到100家。中小企业板的创立,在于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一些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小公司,科技含量较高,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因而,有必要对这一板块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中小企业板创立以来,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集中在市场制度建设、IPO条件、信息披露、市场监督及股权分置改革等方面,较少涉及定量分析。作为创业板的一种过渡形式,中小企业板在创立初期更接近于主板市场,因而可以借鉴我国股票市场的分析来研究中小企业板。近年来,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研究逐渐增多,主要侧重于对ARCH类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上。刘国旗研究了两种非线性GARCH模型和标准GARCH模型对我国股市波动的预测能力,并将其与随机游走模型在预测波动方面之间进行比较。唐齐鸣和陈健则讨论了ARCH模型的发展及各模型特点,并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我国股市具有明显的ARCH效应。柯珂和张世英探讨了ARCH模型的诊断分析和变结构建模问题,提出增广GARCH-M模型,并以上海综合事业股票指数为数据,验证了诊断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G)ARCH类模型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而我们可以将之运用到对中小企业板市场的研究中来。一方面通过GARCH模型拟合中小企业板市场股价波动情况,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杠杆效应,采用TARCH模型对中小企业板进行经验检验,讨论中小企业板对“利空消息”的反映是否大于对“利好消息”的反映。
  二、ARCH效应检验方法及模型拟合
  (一)ARCH模型。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中小企业板市场的股价变动进行分析,因为GARCH模型是由ARCH模型发展而来的,因而首先对ARCH模型进行介绍。
  一直以来,股票价格波动频繁,并呈现出聚集现象:波动在一个时期内非常大,而在其他时期内则非常小。针对这一问题,恩格尔提出ARCH模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用于刻画误差项的条件方差中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其主要思想是:扰动项的方差依赖于其前期值的大小。其简单表述为:
  均值方程:yt=xt?茁+ut,t=1,2,…,T
  条件方差方程:?滓t2=?琢0+?琢1ut-12+?琢2ut-22+…+?琢put-p2,t=1,2…,T
  其中,xt为外生变量向量,?茁为系数向量。
  (二)GARCH(1,1)模型。研究表明,GARCH类模型是描述条件方差波动的更好工具,实践中应用最多的是GARCH(1,1)模型,这一模型能很好地体现条件异方差的长记忆过程,而且表述简单,其具体形式为:
  均值方程:yt=xt?茁+ut,t=1,2,…,T
  条件方差方程:?滓t2=?棕+?兹ut-12+?酌?滓t-12,t=1,2…,T
  (三)TARCH模型。TARCH模型又称门限ARCH模型,是由Zakoian和Glostent,Jagannathan,Runkle提出的。其条件方差模型被设定为:
  ?滓t2=?自+?兹ut-12+?籽ut-12It-1-+?滓t-12
  其中,It-1-为虚拟变量,当ut-1<0时,It-1-=1;否则,It-1-=0。杠杆效应的存在是通过?籽≠0来体现的,只要?籽≠0,就存在非对称效应。利空消息(ut-1<0)与利好消息(ut-1>0)对条件方差的影响是不同的:利好消息有一个?兹倍的冲击,而利空消息则有一个(?兹+?籽)倍的冲击。如果?籽>0,说明存在杠杆效应,非对称效应的主要效果是使得波动加大;如果?籽<0,则非对称效应的作用是使得波动减小。
  三、数据处理
  中小板指数是深交所于2005年12月1日正式推出的,将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全部正常交易的股票纳入计算范围,以最新自由流通股为权数计算。中小板指数是第一个全流通市场指数。我们选取从2005年12月1日到2006年月12月5日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共计245个样本值构成指数序列进行分析。在此期间,股票市场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因而不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也就不会影响到模型的预测能力。为了减小误差,在分析前,我们对指数序列进行对数处理,令gt=ln?籽t,其中,?籽t表示每日收盘价。
  四、中小企业板股价波动ARCH效应实证分析
  (一)普通回归模型。我们使用Eview5.0软件对股指序列进行分析。由于股票价格指数序列通常用随机游走模型描述,因而首先对序列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序列的一阶差分是一个平稳序列,所以选用OLS估计对这个平稳序列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gt=1.000273gt-1+ut
   (6233.167)
  这个方程的统计量很显著,拟合的效果也较好。进一步,对残差进行滞后阶数为2的ARCH检验:




  我们发现P值很小,因而拒绝方程不存在ARCH效应的原假设,认为残差项具有条件异方差性。因此,我们选用GARCH(1,1)模型重新建立模型。
  (二)GARCH(1,1)模型。采用GARCH(1,1)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均值方程: gt=1.00026gt-1+ut
                         (7756.193)
  条件方差方程:?滓t2=2.96×10-5+0.161021ut-12+0.751594?滓t-12
          (1.637763)(2.684084)(9.742772)
  可以看出,均值方程和条件方差方程中各个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使用GARCH模型的拟合效果比普通回归模型要好。同样,再次采用滞后阶数为2的ARCH LM检验对该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这一结果显示,P值已经得到很好的改进,因而接受原假设,认为在模型GARCH(1,1)的拟合下,已经消除了残差项的ARCH效应,因而该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进一步的分析与预测。
  (三)TARCH模型。大多数研究表明,股价波动对于“利空消息”的反应要大于“利好消息”,为了验证这一“杠杆效应”是否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中存在,我们采用TARCH模型对指数序列进行描述:
  均值方程: gt=1.000274gt-1
                        (6475.532)
  条件方差方程:
  ?滓t2=2.39×10-5+0.166066ut-12-0.130018ut-12It-+0.828993?滓t-12
   (1.322195) (-1.725087) (-1.569461) (8.337694)
  由结果不难看出,杠杆效应项的系数并不显著,从而说明中小企业板股票价格的波动并不具有杠杆效应,“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对中小企业板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相同。这一结果也显示,GARCH(1,1)模型已经可以很好地对中小企业板的股价波动进行拟合,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模型对中小企业板的股价进行短期的预测,从而为投资者提供进一步的分析资料。
  五、结论
  虽然中小企业板价格的波动出现了异方差性,但并不存在杠杆效应,其对“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反映是相同的,从而显示投资者的行为更加趋于理性。这一结果,一方面缘于股改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在不断成熟,这将有利于向创业板的成功过渡。但由于数据有限,我们只能分析短期内中小企业板的股价波动。但在长期内,随着进入中小板的企业数量增加,以及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家势必对中小企业板的政策制度有所变化,股价如何波动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791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