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从汉武帝开始实行“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都为统治者所推崇,自然有合理的成分。同样,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中的“以义导利”利益观也成为现代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以正当的方式去谋求利益,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
儒家作为一个流派产生于春秋末年,在这一时期,奴隶制处于瓦解状态,社会发生急剧变革,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此时的社会变革,发展了生产力、更新了社会体制、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学术思想界中的百家争鸣。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接受,孔孟都曾周游列国,但当时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割据,秦国最后以法家学说统一六国。到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以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
在进入到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中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被剔除,但儒家思想中一些道德原则却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以义导利”利益观,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以义导利”的含义
(一)“义”与“利”的基本内容。“义”和“利”都是会意字。“义”的古体为“義”。从羊,从我。羊象征着善和美,“我”是兵器。“义者,宜也。” “義”的本意是“我”的力量,捍卫神圣美好的东西,后来引申为道义、正义。“利”,从禾,从刀。“利”的本意是加快,从刀断禾。在甲骨文中,“利”是指用农具收割庄稼,后来引申为利益、功利。
(二)“以义导利”的内涵。在儒家思想中,利义问题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问题。学术界一般把儒家思想的利益观归为“重利轻义”。但事实上,准确的说儒家思想的利益观是“以义导利”。因为所谓“义”,就是求利的某种正当性;而被儒家思想肯定的“利”,其实就是符合某种价值取向的“大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使君子可以用道德来约束,使利益追求符合“义”的要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利益是被肯定的:“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可以看到儒家认为“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这种行为才是君子所为。儒家思想的利益观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利轻义”,而是“以义导利”。通过“义”来约束“利”的取得方式和途径,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以说是经济活动的灵魂和基础。
三、“以义导利”利益观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一)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形成了各种经济关系。首先,人类的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只要通过生产才能获得。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人类就不能继续生存下去。其次,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可以看出,无论从哪方面讲,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关系就是参与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而在这些种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中,正确的利益观才能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二)“以义导利”利益观指导正确的经济活动。儒家思想中的“以义导利”从形式上是道德原则,但从内容上则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马克思指出:“真正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即不是从那情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这里的根源指的就是社会关系中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不免要涉及到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发生的冲突。在这时,儒家思想“以义导利”的优势就突现出来了。在市场经济下,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竞争的原动力。但在社会市场下,就要实现和维护最大人民的利益,发展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利益。这时,就要求个体在依法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下,保证实现其个人利益。儒家思想中“以义导利”的味道就散发出来了。同样,在保证集体利益后,国家得到发展,个人也会得到同样的利益。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如果用儒家思想的“以义导利”利益观做指导,必定是如虎添翼。
(三)良好的经济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1、尽管我国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思想,但在伦理精神方面,儒家思想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义导利”利益观使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有了保证。同样,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根本活动的经济活动,如果形成良好的状态,相信和谐的经济活动必定会带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中,除了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特征外,我们也应该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儒家思想的“以义导利”思想重新解释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充分将两者之间协调好,使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3、同样,在个人的心性修养和精神品质方面,儒家思想的“以义导利”思想更成为人们重视的对象。如“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等,这些观念引出了培养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精神品质。这是建设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中之重。
以上三方面,将时代与儒家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伦理道德。因此,只要将儒家思想中合理、优良的部分进行转化和应用,将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儒家思想确立出真实的道德规范,并认为优秀的人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修养和学习而成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思想中很多优秀的东西都被继承了下来。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中间饱含着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利益追求的多方面智慧,如果我们能将儒家思想中的这些智慧进行整理、提炼、挖掘和诠释,让它重新鲜活起来,这样建立起的社会将是和谐美满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