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3期/公共财政/正文

发布时间

2007/6/7

作者

□文/王 硕

浏览次数

1225 次

铸币税作用机制与我国居民福利
  提要 当一国经济处于转轨时,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将更加倾向于利用铸币税的调节手段来弥补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财政赤字。本文由铸币税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铸币税作用机制对居民的福利效应,进一步分析铸币税的社会福利成本,最后对我国铸币税调节手段的运用提出建议。
  一、铸币税的涵义及对我国经济的现实意义
  铸币税的产生源于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出现对货币的需求,随着金融演进和社会进化过程,铸币税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逐渐从国内货币扩展到国际货币,从国内铸币税到国际铸币税。曹家和教授在其所著《铸币税的经济效应分析》一文中指出“铸币税一般是指由于政府拥有印制货币的垄断权而能获得的收入。铸币税的征收能否成功。取决于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能否在征收期内有效地增加。当一国实际货币需求增加时,通过增发货币进入流通,给政府提供了某些免费的资源,这种购买力的收益就是铸币税的含义。”本文吸收这一定义,认为铸币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而是指拥有货币发行垄断权的货币当局发行货币而取得的收益。
  从广义上讲,铸币税应该是泛指政府从货币发行中获得的收益。这里说的货币发行,不是指现金发行,而是广义的货币创造,属于现代货币银行学和理论经济学中的范畴;这里所说的“收益”,不是指具有最终所有权的净收益,而是指对所发货币的占用权。它包括:(1)中央银行所获得并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创造货币过程中展开的资产负债业务利息差减费用);(2)中央银行在基础货币创造过程中,通过购买国债向中央财政提供的资金;(3)财政直接发行通货所获得的收益。
  有关文献研究表明,获取高额铸币税收益的国家通常面临着巨额的财政赤字,铸币税是用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一国长期存在财政赤字则意味着该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着缺陷,无法依靠正常的税收体制为政府提供必需的财政收入,转而依赖于发行货币征收铸币税。征收大量的铸币税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货币供给的过度扩张,进而引发高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是引起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的重要原因。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家由于自身制度建设和完善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往往很难通过常规的税收渠道筹集必需的财政收入,当面临财政赤字时,比较倾向于对铸币税的依赖。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与国际趋同的今天,对铸币税的研究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曹家和教授指出“征收铸币税既可以有效增加经济中的有效需求,又能够起到改善我国中央银行资产持有结构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本文进行铸币税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不同汇率制度下铸币税的作用机制及对居民福利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和我国利率双轨制下,货币供给的扩张和价格水平的上涨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通过货币扩张过度征收铸币税必然引发高通货膨胀,在我国目前汇率有管理的浮动和资本项目管制的情况下,出现大量资本外逃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外部均衡。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决定了信贷渠道是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间接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强度。因此,通过对这一投放机制的考察,可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与铸币税的相互关系。
  (一)固定汇率制度下铸币税的作用机制。从铸币税角度来说,即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一国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所能得到的铸币税收益是一定的,任何妄图通过增发国内基础货币的数量,扩大铸币税收益的措施,其结果仅仅是造成了外汇储备的流失。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只能从国外或者向中央银行融资,即使政府试图从中央银行借款,所有的款项实际上都是来自于国外;政府采用赤字货币化融资的最终结果将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失,在长期,甚至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
  (二)浮动汇率制度下铸币税的作用机制。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即赤字的货币化融资将导致通货膨胀,赤字融资的规模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数量、确定的关系。不考虑其他的因素,赤字货币化融资与通货膨胀率有着同方向变化的关系,赤字水平越高,导致的通货膨胀率越高。
  我们知道,按照货币主义理论,当中央银行实际持有了政府的财政债券时,即相当于中央银行扩大了基础货币的供给量,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货币的需求也不变,这时候,货币的供给量大于货币的需求量,将产生一个超额的货币供给,个人、家庭把部分超额的货币供给转换成外国资产,它将导致外汇需求的增加。由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外币的价格水平上升,本币贬值。在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条件下,汇率的贬值反映了相同速率的通货膨胀。
  (三)汇率制度影响下国际铸币税成本对我国居民福利的影响。从铸币税的角度分析,如果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成为了世界关键货币,我国将获得巨额的国际铸币税。这是因为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输出一定的人民币纸币,意味着换取实际资源的进口,这些由货币发行者凭借其发行地位所获得的利益几乎没有任何成本可言。同时,随着我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生活中,人民币国际化更是一种积极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加入WTO,我国经济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中,客观上要求本国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便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进一步吸引外资或取得铸币税,加强我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由此,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选择。事实上人民币在我国周围已经初步实现了区域化,那么汇率制度影响下国际铸币税成本将对我国整体居民福利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框架可以描述为: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实行部分管制。而我国的资本管制鉴于我国国内金融体系存在的大量问题,在短时间内完全开放是不可行的,因此,资本项目的完全可自由兑换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样,人民币要实现在亚洲的区域化,使亚洲其他国家的手中持有足够的人民币,主要是通过贸易进口向亚洲地区和国家输出人民币。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会导致我国经常项目连续和大量的逆差。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我国连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且出口的贸易产品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如果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顺利的话,那么连续、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将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我国铸币税调节手段运用思考建议
  (一)积极转变观念,采取合理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区域化后,有关人民币的宏观金融政策就不再是独立的国内经济政策,在人民币与别国金融之间一体化程度增强后,我国国内的经济波动和宏观经济政策将更明显地影响其他国家,相应地,国内的货币政策也将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协调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的关系,把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作为宏观金融政策的长期目标,避免币值波动造成的国内经济波动。
  (二)加快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是一个国家和其货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国货币进行国际兑换的重要渠道。我国的金融市场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依然存在着市场规模较小,金融工具比较单一以及金融监管存在缺陷的问题,这种金融发展状态会给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负面影响。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能够在一国经济遭受外部冲击的时候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推动金融中心的建立,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打下基础。
  (三)加快银行体系改革步伐。具有发达的、遍布世界各国的银行机构不仅是保证人民币在海外存放、流通和转换的经营主体,而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很难想像一个国家的银行还没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而它的货币却成为了世界货币。显然,在这方面,我国的银行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内商业银行跨出国门的步伐还仅仅是刚刚起步。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鼓励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在中近期内,我国银行要特别重视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的建设,为各国政府、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人民币提供一个存放、流通的渠道,这同时也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同时也可以增加本国居民的福利。■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203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