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随着我国“WTO”的加入,农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农民们应该怎样去做?分析各方面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全盘考虑:
忌一成不变,要随时调整。任何一种产业都不能一成不变。山东莱阳是全国有名的梨产地,他们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根据市场行情即时调换本地产品。从日本引进丰水、幸水、新水三个新品种,与莱阳梨进行嫁接,结果,“三水梨”价格差不多是莱阳梨价格的三倍,而且销往日本,既增效又创汇。
忌一哄而起,要热中有冷。靠生产反季节蔬菜闻名的山东寿光,有冬暖式大棚20万个,生产的反季节蔬菜销往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效益很好。于是,北至辽宁、吉林,南至江苏、安徽,满眼见大棚。结果形成竞争过度,市场饱和,种菜呈现负效益,菜农叫苦不迭。
忌一哄而散,要“把根留住”。前些年,丝绸行业走俏,栽桑养蚕成了农民的致富行业。到1996年,国际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丝绸行业亏损。这时,许多蚕农开始毁桑,而有的蚕农在桑园里搞立体种植,保住了桑树。当丝绸市场复苏时,当初毁桑的农户悔之不及,又从桑苗培育起。桑苗不仅成本高,且成长期也长,效益自然不能和当初“把根留住”者相比。
忌一盘散沙,要形成“拳头”。前几年,某市的一个蔬菜经营者,从报纸上获得苏北某县搞了很多大棚,就开了大货车前去收购黄瓜,结果跑了100多公里只收到500公斤黄瓜。原来,这个县大棚菜种得不算少,但品种很杂,单个品种总量相对不足,形不成拳头,也就没有了市场竞争力。
忌一劳永逸,要重视品牌。农副产品也要创名牌,这已经为许多人所认识。但名牌没有终身制,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巩固和提高名牌产品的内在质量。只有保证质量,且不断创新的产品,才能获得长久的经济效益。(周 新 乃 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