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4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7/7/2

作者

□文/丁 彪

浏览次数

659 次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2006年底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已经结束,国内建筑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国内建筑企业在应对本国白热化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国际建筑业集团的竞争压力。国内建筑业早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如何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已成为摆在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紧迫课题。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利润率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外部环境,如建筑市场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存在向企业论摊派、暗箱操作招投标、业主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内部的原因,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只落实在企业名称的改变上,从某某工程处改为某某建筑有限公司,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处万处变公司”。企业内部机制仍然为老一套,官僚作风严重,管理粗放,不重视人才,高成本低效益。浪费和流失吞噬了企业的大部分利润。本文主要从施工企业内部入手,分析怎样加强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效益。
  一、做好事前预测分析
  (一)知己知彼,一举中标。通过进行市场调研对招标人的法定资格和资信能力进行确认,对招标文件经仔细分析研究,已确定其招标的合理性和内容的合法性。在确认之后,企业应该从企业本身出发详细地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由企业的财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部门密切合作,在符合市场行情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施工技术、材料价格,在各项费用发生的基础上做一份有竞争力的竞标书,争取一举中标。
  (二)有理有据,谨慎签约。工程中标后,施工合同的签订必须严肃认真,公司必须成立一个有财务、技术、法律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合同评审小组对合同文本进行仔细的研究评价,对合同的工期、结算方式、工程加宽的支付等内容应填写明确以防日后发生争议无理无据,最终签订一份严谨完清晰的合同,为今后双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奠定基础。
  (三)增强意识,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不仅仅是项目经理和财务人员的责任,而且是全体施工人员的责任。成本控制具有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建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用具体的成本控制指标作为其奖惩的依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可以在公司内部签订经济合同,理顺公司内部的经济关系,做到各单位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责任分工明确、权力利益相配套,总之要使各参建人员明确自己对成本管理所负的责任,使每个人都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成本严格把关。
  二、加强事中控制管理
  (一)强抓材料管理和使用。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60%左右,施工单位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现在大部分单位采用的是材料采买权归职能部门所有,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工程在低成本投入的情况下顺利完工,施工企业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材料采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申请计划,申请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采购部门的调研价格。可以用定期召开例会对公开材料采购情况,对于用量比较大的钢材、木材、砂石料分别汇报不同厂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增大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证做到“货比三家”优质低价购料。
  2、强化材料使用管理
  (1)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2)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3)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机械使用的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定期做好机械的养护,对不在使用的机械及时报停或清退,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进度提供保证;同时,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机械设备资源建立内部设备租赁市场改变无偿使用的办法,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工程项目应计成本的真实性;另外,对于施工现场暂不需用的机械设备可对外出租可以增加机械的利用率和公司的收入,改变以前自己不用别人也不能用的现象。
  (三)加强人工费管理,降低人工消耗。在承包队伍的选择和管理环节上加强控制,努力降低人工费的消耗,这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措施之一。承包队伍的选择是人工管理的首要环节,其生产素质的高低与人工单价的高低,影响整个工程质量与成本。故选择一支具有高性价比的承包队伍是降低人工成本的第一步。其次是要根据设计图纸、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人工消耗定额和人工市场单位签订责任明确的用工合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和监督控制。同时,还应严格控制零星用工数量,把这部分无收入的成本性开支降到最低点。
  三、完善事后控制和反馈程序
  (一)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以确保工程竣工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将影响工程的竣工决算。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将有关决算资料提交预算部门,对中标预算、材料实耗、人工费等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确保工程竣工决算的正确性、完整性。项目部应由专人将决算书在法定时间内送达甲方,考虑到工程施工期间甲方的合作态度及与其的融洽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送达:一是派专人送达,并让甲方的收发部门签收或直接送给有关负责人员签收。另外,可用邮局的特快专递送达,这样具有较高的证据效力,以防甲方拖欠款项。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要专人负责与开发商联系,力争尽快收回资金,对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的协议,明确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若甲方有意拖延款项的归还,应该争取公司领导支持,收集施工过程的证据,采取法律诉讼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
  (三)分析总结,反馈考核。工程竣工决算后,由项目部编制详细的结算资料及成本资料交公司,由公司预结算部门对项目部进行结算资料审核,公司财务部门对该工程成本资料进行审核。由公司审计部对该工程的盈亏情况作详细审查,并做出该工程盈亏额认定内部审计报告,并结合预算和财务部门的分析和相关经济效益指标对有关人员奖惩,并报公司领导及主管部门领导批准。
  总之,要在施工过程中,将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须依据成本管理的条件、内容及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法,从竞标开始到施工完毕每一环节都要按成本控制的程序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控制、分析、考核及整理文件资料和编制成本报告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好成本,在低利润时代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50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