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4期/产业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7/7/2

作者

□文/刘长涛 徐助胜

浏览次数

1054 次

建立株洲工业物流中心策略探析
  发展区域经济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好模式。经济大发展需要大流通作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区域物流。长株潭一体化被看成是湖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是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的重点对象,对其进行物流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物流中心的含义及功能
  (一)物流中心的含义。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物流中心是综合性、地域性、大批量的物流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成为产销企业之间的中介。
  (二)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要求,因此必须具有以下全部或部分功能:采购功能、存货控制功能、组配功能、拣选功能、物品流通加工功能、存储和集散功能、运输功能、信息处理功能、结算功能、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
  二、在株洲建立工业物流中心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物流的宗旨是服务于经济,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的大发展,就必然存在大流通,因此必须要有大物流作支撑。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区域物流的支持,尤其是物流中心的支撑。
  近年来,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增长级,更是湖南发展的“经济引擎”。2001~2005年长株潭地区五年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5%、13.1%、13.5%、14.7%和14.0%,年均增长13.6%,比全省年均10.3%的增速快3.3个百分点。2005年长株潭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0.88亿元,占全省GDP的37%,比2001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出,2004~2005年长株潭工业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0.8%、20.0%,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因此,发展工业物流,特别是建立工业物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表1)
  (二)株洲的工业格局及物流现状,呼吁工业物流中心的出现。株洲工业以有色冶炼、铁路运输机车、化工、建材、汽车配件、摩托车等重工业而著称,是我国著名的工业重镇。株洲的工业物流目前主要由工业企业自己完成,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物流中心完成的物流业务极少。而自己完成的具体方式比较杂乱,如运输业务往往由多家运输公司、供应商、客户、个体户及企业自己的运输工具共同完成。车况好坏不一、安全隐患大、司机素质低、未受专业培训,总体运作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当然,株洲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大型化第三方工业物流公司或物流中心。现有的几家较大的物流公司都是由运输公司转变而来,并且是从事综合性运输业务,缺乏专业性,运输能力也不够大。株洲现有的物流企业其运输能力是远远适应不了工业企业需求的,因为工业企业的运输量是非常大的。因此,有必要在株洲建立专业性工业物流中心。
  (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现实需求。建立大型的工业物流中心,可以降低生产企业的运营成本。生产企业可以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中心,可以大大减少(甚至去除)自己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并且物流外包的费用一般会低于自有物流的成本。因为物流中心可以发挥其规模效应,同时物流中心可以利用其信息资源优势,减少运输的空载率,选择最有效的运输线路,从而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株洲具有产业集群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株洲是我国中南地区最大的基础化工原料基地。例如,株化集团水合肼(1.5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位;钛白粉(3万吨)居全国第六位;液氯(4万吨)、硫酸(36万吨)居全国第七位;盐酸(6万吨)、烧碱(12万吨)居全国第十位,10万吨PVC树脂正在扩建成40万吨的规模;株洲智成化工的双氧水(6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形成了以化工原料为龙头的产业群和产业链,如株化集团的PVC供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的湘瑞型材和金德管业两公司使用。其他化工原料供应了长株潭区域的很多企业使用。当然也有很多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用于出口。
  2、株洲是我国有色冶炼的重要基地。有全国著名的株洲冶炼集团公司和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株冶集团年产锌系列产品30万吨、铅系列产品10万吨,其中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8%,占世界总产量的3.5%,为全球的第九大锌生产企业,铅、锌出口占全国总量的20%,是我国主要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是我国钨业和硬质合金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
  3、株洲是我国铁道车辆及铁路桥梁的最大基地。有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制造厂、铁道部株洲车辆车厂、铁道部株洲桥梁厂、时代集团公司(生产铁路耗材、铁路电器及控制设备等)等国内知名企业,它们形成了铁路工业的产业集群。
  (五)株洲市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建立工业物流中心。株洲市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物流。
  1、铁路优势。株洲是全国的铁路枢纽城市,有京广铁路、湘黔铁路两条干线在此交汇。株洲北站是全国第二大铁路货运编组站,南北长11.3公里,东西宽2.5公里,每天编解列车2万多辆,为全国东西南北5000多个货运中转站进行车流解体编组。
  2、公路优势。有京珠高速、上瑞高速、320国道、307国道等公路在此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3、水路优势。湘江经洞庭湖入长江直达上海,沿途经过数十个大中城市。
  4、航空优势。长沙黄花国际飞机场距离株洲仅60多公里。
  三、建立株洲工业物流中心策略
  (一)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也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企业将要采取的各项具体策略。在株洲市建立物流中心,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
  首先,应把主业定位在工业物流上,更准确地说要定位在化工、有色冶炼、建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物流上。这是由株洲目前实际的工业格局所决定的,株洲是我国著名的工业重镇,有一批大型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铁路车辆、有色冶炼、化工、建材等重工业的生产,在物流方面有其特殊性,应建立工业物流中心,从事专门的工业物流。
  其次,应把物流服务地域范围定位为:立足株洲、面向长株潭、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立足株洲,是指应以株洲的几家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客户,且物流中心建在株洲;面向长株潭,意为服从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要求,主要为长株潭区域的工业企业进行物流服务;辐射全国乃至全球,指要为株洲的几家大型工业企业的远距离供应商及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主要是提供国内外货代及结算。
  (二)政府要大力支持。物流中心属于基础设施,有利于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建设应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首先,当地政府应给予物流中心政策上的支持,如在一定年限内对物流中心减免税收;其次,在建设资金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在融资方面,政府应牵线搭桥、招商引资;再次,在项目的规划报批时,政府应出面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三)应建成绿色物流中心,以顺应物流发展方向。要按照绿色物流的要求来建设工业物流中心,绿色物流是物流的发展方向。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绿色物流源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点。
  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认为,绿色物流可以包括以下的物流活动:(1)抑制和减少对环境污染。(2)充分、有效、节约地利用资源的物流活动。(3)减少环节,使物流过程短径化、合理化的物流活动。(4)防止和降低物流对象损失的物流活动。(5)不出现安全事故的物流活动。(6)农产品和绿色产品的物流活动。(7)整个物流过程保持生、鲜、活产品所需要的生存和保鲜环境条件的物流活动。(8)整个物流过程保持文明、卫生的物流活动。
  要建成绿色物流中心,关键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全员树立绿色物流的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因此,绿色物流意识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2)加大投入,采用绿色技术和装备。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选择环境良好的运输模式等。(3)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合理规划物流系统。如科学地进行运输线路的选择、减少或消除空返率,以求高效、节能、低成本运作。
  (四)加紧培养和引进人才。制约物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物流人才,由于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以前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改造而来,在这些企业中多数员工的文化素质低下、缺乏技术技能,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目前,物流企业严重缺乏高级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人才。因此,要经营好物流中心,一定得加紧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具体措施,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对现有职工进行物流培训。如现代物流观念的培训、物流软件操作培训、业务流程培训、新型物流装备的使用培训等。(2)注重对高级物流人才的引进。重点引进高级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人才。(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良好的提拔机制、公平的竞争机制、有吸引力的薪金制、领导的感情留人等。
  (五)加强物流中心内部管理和硬件建设。物流专家王之泰说:“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物流的关键在于管理,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物流的成败在于体制,物流的落实在于工程”。物流中心经营的成败关键在于管理,物流的现代化水平有赖于物流技术和装备。因此,应加强物流中心的内部管理和硬件建设。
  具体措施,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内部责任制,推行目标管理。(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加强考核。(3)加强重点岗位建设和监督。如物流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维护、高价值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维护、仓库的安全与维护、调度中心等关键岗位,应开展岗位练兵和岗位竞赛,并加强岗位督查。(4)加大投入,添置高效、安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与设备。
  (六)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满足现代物流要求。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以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快速崛起,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但物流中心或物流园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严重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由于物流中心的业务量大、业务范围广且复杂,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来简化系统操作,规范和固化业务流程,并收集和分析业务信息,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络实现物流中心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从而提高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和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的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要做好信息化工作,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领导要重视,多投入资金,并亲自挂帅督办工作。(2)选好软件供应商,如选择已经使用成熟的ERP系统的供应商,并且本企业应配有高水平的专门的软件开发及系统维护人员。(3)对本企业职工进行软件操作培训及业务流程培训。■
  本文为2005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研究”(编号05D043)的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900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