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和物流成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而且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商务包含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先进形式,它的发展将推进电子商务向前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运行特点。电子商务是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并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狭义的电子商务一般是指基于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电子商务活动具备交易虚拟化、交易透明化及交易效率化特点。
二、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效应。电子商务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于一身,是整个的贸易交易过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电子工具和网络通讯技术支持下可以瞬息完成,而物流是不可能通过网络传输方式来完成的。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受到巨大制约,即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在我国的主要表现是:在网上实现商流活动之后,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实物的转移提供低成本、适时、适量的服务。
(一)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要求。虽然近几十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与提高,铁路、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营运里程进一步增长,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但现实中的物流供给与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仍不能有效衔接。
(二)传统物流企业功能结构及运作模式单一,不能适应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活动。物流包括运输、仓储、搬运、包装等一系列作业活动。随着社会进步,物流分工将进一步细化。而我国传统物流企业要么搞仓储,要么搞运输,很少具有综合物流能力,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三)传统物流企业自身发展受到网络局限。我国物流企业最大的不足在于网络局限,一方面是运输网络局限,另一方面是信息网络局限。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物资流通部门长期存在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僵硬等弊端,没有能力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中的两种物流模式。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瓶颈是物流配送。那么用何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是电子商务企业不能规避的决策之一。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自营物流模式。电子商务网站自己组建物流配送中心为顾客服务。优点是便于控制,容易兑现对顾客的配送。但从本质上讲,信息业务和物流业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这不符合专业化和横向一体化的趋势。而且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没有能力组建一套物流系统,即使有能力,也要面临巨大的风险,而且由于精力分散及组建完善的物流系统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利于企业业务的迅速扩展。
(二)解决配送瓶颈问题的全新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的国家备受企业的青睐。在欧洲,物流服务市场全年收入1290亿欧元,其中约有1/4是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的。在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技术产业的2倍。日本的佐川急便,2002年营业额达6000多亿日元,和人民币约500亿元。可见,利用第三方物流已逐渐成为企业缩减资产、节省物流费用、集中精力处理其熟悉的核心业务的必然选择。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同时也是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如下优势:
1、拥有市场和网络。通过专业化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开发信息网络并且积累了针对不同物流市场的专业知识,包括运输、仓储和其他增值服务。而且第三方物流为适应电子商务没有地域限制的特点,在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全球必要地区,建立物流配送网点,电子商务交易走到哪里,商品就配送到哪里,为电子商务扩大了商机,赢得了市场。
2、拥有规模经济效益。由于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和货物配载能力,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从运输公司或者其他物流服务商那里得到比他的客户更为低廉的运输报价,可以从运输商那里大批量购买运输能力,然后集中配载很多客户的货物,大幅度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3、拥有第三方灵活性。把物流配送业务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使得公司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可变成本。公司通常向第三方支付服务费用,而不需要自己内部维持物流基础设施来满足这些需求。尤其对那些业务量呈现季节性变化的公司来讲,外包物流对公司赢利的影响就更为明显。
4、拥有信息技术。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与独立的软件供应商结盟或者开发了内部信息系统,这使得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运输和分销网络,有效地进行跨运输方式的货物追踪,进行电子交易和进行其他相关的增值服务。企业与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可以使得企业以最低的投入充分享用更好的信息技术。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具备的新特点。第三方物流是满足企业电子商务配送需求的首选,而且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全球物流业带来新的变化,使现代第三方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信息化。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适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二)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它可以扩大物流的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普及还需要很长时间。
(三)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互联网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四)个性化。个性化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在生产领域最初提出来的。但真正做到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个性化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这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来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五、第三方物流的电子商务服务形式。第三方物流在为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连锁超市、外商企业进行物流配送服务的同时,应做好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业务。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第三方物流可采用四种形式为电子商务服务:
(一)大型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自行组建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就其现代功能来说是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身。因此,完全有能力自行组建电子商务网站,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向供应商采购商品,向用户销售和配送商品,实行全天候营业性交易,为全国甚至全球用户配送商品。
(二)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参加社会公共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企业在所参加的社会公共服务网站上,设立企业主业,对企业的形象进行宣传,介绍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经营宗旨,以及通讯地址、电话等,以便联系,并对企业主页经常进行信息更新,以吸引客户。
(三)在全国甚至全球某些城市建立分支机构,推进“一条龙、门到门”的服务。电子商务交易不分省界、国界,因此第三方物流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除企业总部以外,还须在全国甚至全球某些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分支机构,确定物流配送分支机构配送商品户数、配送商品数量和商圈范围。
(四)与其他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了节约费用开支,必要时不设配送分支机构,而与各地物流企业和拥有物流设施的商业、生产企业建立同盟关系。通过合同让同盟单位提供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或将物流配送分支机构建成零售网点,既负责当地配送任务又销售商品。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业如何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物流业在21世纪的基本定位与挑战。电子商务已为物流业指出了光明出路,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是电子商务的必由之路,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量,它扩大了网上购物的市场宽度,是电子商务现实交易的载体,决定市场竞争胜负。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服务在中国将大有作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