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按照党中央的指导思想与方针政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矛盾,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建造一系列社会工程。医疗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宏伟的社会工程,原本应该是一项改造医疗事业,协调医生、患者、医院关系,促进医疗事业正确健康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但是,“看病贵”、“看病难”等就医问题日益严重,意味着医疗体制改革工程的失败。
医疗体制改革工程是一项宏大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其失败的原因不能仅仅用“根源在于市场化、商品化”来解释。实质上,医改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改革过程中没有体现出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对象的“社会性”、工程目标的“公正性”、工程实施的“人文性”、工程理论的“复杂性”。
一、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对象的“社会性”
社会工程一般以“人”为对象,目的在于改造人和调整“人的社会关系”。因此,一项社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依赖于人的创造性和知识水平,而且依赖于改造对象的文化程度、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以及接受意愿。
卫生部作为制定者和最主要的实施者必然担负重任,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在设计时是否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制定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后进行的,所以国企改革经验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国家对医疗事业的垄断控制使得医院本身也具有公有制的性质。这些医院和国有企业的共性必然导致了医疗体制改革的理论背景含有很多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分。但是,医疗事业毕竟同国有企业存在巨大差别,这些差别对改革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看似“偶然”的医改失败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此外,医疗体制改革不仅取决于实施者,而且同样受实施对象的限制。因此,保证了实施者这一最基本要求外,必然要对实施对象进行限定。从理论层面看,实施对象应该是医疗体制,但是从具体层面看,实施对象更应该是医院。医院作为政策实施的具体环境,必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卫生部的指示逐级下达、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医院,医院只有正确执行了,才会使医疗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二、医疗体制改革工程目标的“公正性”
社会工程则往往强调公平、公正与和谐。一项工程的实施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得以完成的,而其中程序的合法性、结果的公正性,则是一项社会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最终成功的关键。
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 “市场失灵”。实际上,国内的医疗行业从未实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因为市场化的基本前提是公平和充分的竞争,而这种局面从来没有在我国的医疗行业中出现过。我国的医疗行业是在没有开放市场、打破垄断的情况下,先在国有大医院中引入企业经营机制,通过科室核算等手段让占有垄断地位的国有大医院自行营利,从而政府卸掉财政包袱。在一个缺乏竞争制约、国有大型医院处于垄断地位、自负盈亏的大局面下,医疗费用被快速推高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在医疗体制改革实施过程中,“市场失灵”同样存在着“必然性”。
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对于公共产品,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自由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其“外部效应”导致的市场失灵,应该更主要运用有效的政府干预手段来解决,通过加强公共供应的方式提供物品和服务,同时适当运用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通过干预手段来解决医疗服务的市场失灵现象,反而同时导致政府失灵的话,那医疗体制改革的失败将是必然的。
三、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实施的“人文性”
社会工程的设计者、实施者、接受者都是“人”,或者说社会工程是因其强烈的人文关怀才实施的,因此,其人文性便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社会和谐等人的终极追求,成为社会工程的灵魂。
医疗事业是服务行业,医疗体制改革工程最应该体现出社会工程实施的“人文性”。医疗体制改革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实施对象都是“人”,更应该体现出人文性。医疗事业作为服务行业,其人文性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并且,由于人文性的缺失导致的“就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巨大障碍。
就医问题有失“人文性”并不仅仅是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单纯靠经济政策作为改革的导向而忽视了医疗体制改革工程实施的“人文性”,并不能搞好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不可能成功地建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和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医疗体制改革实施的“人文性”。医疗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医疗体制改革的失败不仅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没有体现出社会工程实施的“人文性”。
四、医疗体制改革工程理论的“复杂性”
社会工程的理论基础往往比较复杂,既涉及基础社会科学,又涉及应用社会科学,更要紧紧依赖社会技术。社会工程本身就是对社会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都需要实施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工程。
医疗体制改革工程,既是对患者与医生、病人与医院关系的调整,也是对现有医疗体制的重构和创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疗体制改革同样需要社会全方位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加以配合。一个社会、一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本身,通常会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没有这些相关方面改革的铺垫,某项体制的改革往往寸步难行。医疗体制改革是整个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前的改革经验表明,我们只有将医疗体制改革放到整个改革事业的宏观视野中加以审视,找出关键,抓住重点,才能保证医疗体制改革取得成功,从而实现医疗事业的健康、快速、全面发展。
医疗体制改革或者说医疗卫生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绝不是卫生部门一家所能完成的。例如,企业医疗机构的改革,跟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等有关;临床医疗则涉及到社会劳动保障部门。
医改是一项社会工程,有其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曲折性、探索性、相关性的特征。在医改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既要看到本行业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人文属性,又要看到市场经济模式对卫生行业的驱动。只有把以上诸多方面都认识到了,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医改的失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