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卓越企业之所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关键就在于它的营销思想与时代潮流合拍,与市场走向契合。通观当今中外众多杰出企业的营销行为,分析、比较其营销思想,其中蕴涵的若干理念带有惊人的相似性。这些营销新理念主要包括:
“顾客满意度”永远是第一位的 顾客构成市场,市场浮沉企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争取顾客的支持,千方百计地满足顾客,永远是企业思考的核心。虽然顾客的构成复杂而多样,他们的购买动机(便利、样式、性能、地位、服务等)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是相同或相通的。比如:对质量、物有所值、享受服务和关怀的日益关注。因此,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或不断用较少的成本向顾客提供更多的东西,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需关注的。
构建由“战略协作伙伴”构成的“联盟网络” 当公司进入全球化的同时,它们总会认识到:无论自己的实力有多么强大,都总是欠缺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条件。从创造价值的产业链的纵横衔接关系看,它们需要同其他组织进行合作。根据不同的要求建立全球性的伙伴联盟,越来越多的卓越公司的高层领导正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设计战略联盟和构建协作网络,并为这些“战略协作伙伴”创造竞争上的优势。
以纵深沟通“锁定”客户 “实现销售”,曾作为衡量一个公司营销成功的无可置疑的标准,框住了企业领导者思维达许多年。这在今天的卓越企业看来,已远远不够了。不仅要实现一次的成功,还要了解顾客是否会再次购买,长期购买。卓越企业致力创造“终身客户”,也是把交易思想转变为建立长远关系,以深入交往、纵深沟通来“锁定”客户。卓越企业都忙于建立自己的“顾客数据库”,它包括顾客的人口统计资料、生活方式,对不同营销刺激的反应水平、过去的交易情况以及特意安排的各种取悦顾客的赠品等内容,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培养客户对自己的忠诚。
以“全球意识”做“本土化”计划 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自己的业务重心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这是卓越企业发展新阶段的标志。在树立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全球意识”的同时,必须做好与所要进入的海外市场特定区域文化相对接的“本土化”计划;必须放弃关于自身市场行为的传统假设,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适应进入地区的文化要求。卓越企业总是将经营决策权下放给进入地区的代表,因为这些代表更熟悉当地的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关系,他们在“本土化”计划的推进中更易获得成功。概括而言,就是“公司的思维是全球化的,行动计划则是本土化。”
持续看好的“新经济增长点”——服务 从美国今天的人口职业构成来看,很是说明问题。农民只占就业人口的2.5%,工厂工人大约为15%,大多数人在从事服务业,例如推销员、零售营业员、技师和智力工作者,由于服务是无形的、不可分离的、可变的和易消失的。因此,它们比实体营销更富挑战性。越来越多的卓越企业看好诸如围绕企业开发战略展开的服务、销售保险、软件,提供咨询服务和其他项目。
道德评估是对企业的“社会资格”论证 度过了市场经济初期的纯经济性价值判断主导市场和社会的非常岁月后,顾客和社会的认知水平与自我保护意识在增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道德评估正日益普遍而高涨。一般公众对广告和销售方式中的歪曲和误导开始警惕,人们也不再仓促购买,而学会了冷眼静观,市场上的欺诈行为和损人利己已受到公众的防范,并遭受日趋猛烈的抨击。营销者在推进业务的过程中必须树立高标准的道德规范。为了维护市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企业应自觉地遵守这些准则。
与新兴产业一起成长 许多经济增长依赖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兴旺,所以投身新兴产业往往会有远高于一般市场回报的超高利润。但是,高技术公司也面临着种种不测:较高的风险、较低的产品接受率、较短产品市场生命周期和较快的技术淘汰率。掌握和精通营销艺术,拥有超凡的融资本领以及说服首批“吃螃蟹”顾客试用新产品,便是使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化险为夷、收获颇丰的凭借。(文/袁 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