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8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7/9/3

作者

□文/贾 颖

浏览次数

1118 次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形势下,各个国家如果要想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合作与竞争,就走向国际趋同的第一步,应该是对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准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做出客观分析。2006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为顺应我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修订17项,新颁布22项),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此次新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一、基本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
  基本会计准则主要用于制定、解释各种具体准则。新修订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对原会计基本准则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部分作了删减,将它们放到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去规范。修订后的基本会计准则增加了会计计量一章,同时将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要素章节重新修订了各要素的定义,并删减了如何确认各要素的相关规定。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新基本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同国际协调、构建财务概念框架的做法。虽然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在性质和内容上类似财务概念框架,但在内容的系统和严谨方面还没达到财务概念框架的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此次基本会计准则的修订,标志着我国在构建财务概念框架上迈出很大的一步。
  二、具体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
  (一)公允价值的使用。公允价值是新准则中最为重要的变革之一,对于公允价值的使用,我国曾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新准则借鉴国际准则,根据国情,考虑实际可操作性,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在新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使用的有:企业合并、企业年金、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收入、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无形资产、租赁、固定资产等。由于国际环境、跻身发展、会计信息等方面的要求,我国需同国际协调,新准则比较全面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二)存货的计价。新准则在存货的发出计价上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从国际会计准则上看,后进先出法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且绝大多数国家不鼓励使用后进先出法。新准则的这种变动可以限定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提高利润质量,同时也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三)债务重组的收益确认。新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现行的“一刀切”,即将由于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而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但规定限制条件)。这种做法体现了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会计处理的对称性。国际上虽没有特定的准则规定,但通过的国际惯例一般确认债务重组损益。新准则的修订虽然可能会导致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但却更加符合实际,避免虚增资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四)企业合并的合并范围。在合并报表理论上,新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对范围的确定以控制的存在为基础,凡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同时要求业务与母公司差异较大的子公司也应纳入合并范围;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些修订充分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新准则在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上,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五)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条件。在借款费用上,原准则规定,只有与构建固定资产相关的专门借款所产生的借款费用,在符合规定的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予以资本化,不直接确认当期损益;而新准则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和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方面,规定允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其所占用的借款资金的相关借款费用也可以资本化,同时,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也不再限于专门借款产生的,如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应当资本化。
  (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准则对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财务会计进行规范,由于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主要石油开采公司多数在海外上市,所以会计国际化成为当务之急,新准则将有利于我国大型石油石化集团走出国门,使中石油、中石化等A股顺利登陆。这不仅使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也促使我国的石油开采业走向国际市场。
  (七)分部报告。新准则鉴于国际准则IAS14制定了分部报告准则,分部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分别根据业务的性质披露业务分部报告和地区分部报告,并将其中的一种分部报告方式作为主要报告形式,另一种分部报告方式作为次要报告形式。对于主要报告形式,企业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利润(亏损)、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信息。企业在次要分部报告中,需要披露分部收入和资产等信息。并且上市公司各分部间的转移交易应当以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计量,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及其变更情况,应当予以披露。
  (八)金融衍生工具。关于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与披露规范,我国在全面借鉴IAS32、IAS39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出台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国际化应以会计原则协同作为切入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首先要制定公认的、高质量的基准会计准则,才能在国际资本竞争的推动下使各国会计准则向基准会计准则靠拢。要加快这一进程,正确选择“趋同”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原则作为会计技术性规范,其制定一般都是要实现确定一系列的原则作为出发点,包括抽象的一般原则和适用特定会计事项的具体原则。无论会计标准由谁来制定、怎么制定、采取什么形式,只要采用的会计原则能够在比较、协商的基础上达到一致,即实现会计原则协同,会计政策就可能趋同。因此,会计原则协同应该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佳切入点。
  (二)会计准则国际化应以会计信息质量作为策略选择标准。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冲突。我国某些领域仍缺乏较为规范的公开且活跃的市场。这时,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主观判断,这给企业留下相当的利润操纵空间。结果,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上述准则大肆操纵利润。所以对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进行规范,能够一定程度地遏制会计信息质量的恶化。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其特定性,它与会计准则国际化所追求的一般性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当冲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坚持以会计信息质量为中心,对会计准则国际化实施动态调整应是各国缓解上述冲突之危害的根本对策。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对策建议
  (一)首先要明确各自的适用对象(范围),其次应在《会计法》的统一指导下,使两种形式的规范相互协调,以保持规范的一致性。准则和制度处于平等的地位,要求企业既执行准则又执行制度。那么,两者的相互协调与相互配合就非常重要。
  (二)对于我国会计规范改革可以提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近期目标是准则与制度并行,实行两种形式的规范;第二步,远期目标是采取单一形式的规范,至于是选择准则还是选择制度等经过加入过渡期后由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状况来定。■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412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