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20期/大众生活/正文

发布时间

2002/5/19

作者

-

浏览次数

2744 次

我国古代寿翁的养生法
两要。1、身要常动:(吕氏春秋)曾率先提倡动形养生,认为经常动动身体,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东汉华佗、唐代名医孙思邈等人都主张人要经常进行适当的活动。到了清代,动形养生得到较大发展。因此,我们除了参加工作劳动以外,还应经常进行散步、舞蹈、郊游、太极拳、健美操等活动,以促进人体健康。
  2、神要常静:早在老子、庄子时代,就提出“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后来的《黄帝内径》进一步提出:神主持生命。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要焦躁烦恼,要少私寡欲,抑目静耳,顺应四时,常练静功,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十常:1、齿宜常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咬作声,每天早晚各行七七四十九次,可固齿体、防牙疾。
  2、津宜常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唾液满口后,分三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送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抑杀致病细菌作用。
  3、耳宜常弹:两手掌分别紧按于两侧耳廊,用食指和中指弹击后脑作咚咚声,每次弹20~40下,弹完作5下深呼吸。可以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并有健脑功效。
  4、鼻宜常揉:同时用双手中指揉擦鼻两侧50次,可以通过鼻翼附近的“迎香”、“四白”、“睛明”等各个穴产生防病治病作用。
  5、目宜常运: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平视前方,按顺时针方向运转8次,然后闭目休息一会儿,最后猛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保护视力。
  6、面宜常擦:每天早晚,用双掌搓热后,磨擦面前部数十次。可改善面部气血的通畅状况,使人满面红光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7、足宜常摩: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脚后,用手掌磨擦脚底涌泉穴(左右脚底心)30次。可有助睡眠,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8、腹宜常揉:将双手相迭于腹部,先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揉60次。可助消化吸收、防止腹胀。
  9、肢宜常伸:经常进行游泳、爬山、体操、跳舞这些锻炼,可防止四肢气血凝滞,增强体质。
  10、肛宜常提: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肛门,早晚各30次,可有助排泄,防止痔疮。
  四勿。1、食勿言:进餐时少说或不说话,集中注意于食物,使得咀嚼充分,唾液丰富,消化方便,吸收良好。
  2、卧勿语:放睡前不要交谈,防止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保持心静,在宁静、幽雅的氛围中深睡。
  3、酒勿醉:喝酒要遵循“酒至三分莫过频”的古训。做到节制有度,适量饮用,可活动血脉、欣快解忧的功效。
  4、色勿迷: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精少则病,精尽则死。”当然,从现在观点来看,老人维持积极的性生活,有助长久保持活力和记忆力。如果老人放弃性关系,他们的智力会衰退。因此,应主张“纵欲伤身,禁欲有害,节欲延年”的选择。(刘 林)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70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