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29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7/9/3

作者

□文/侯玉凤 卿向阳

浏览次数

1227 次

企业内控机制构建与防治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却屡禁不止,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企业、政府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信息失真有“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之分,前者是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等原因所导致的,而后者则是蓄意行为,性质恶劣,是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分析中国证监会成立以来对上市公司所做的处罚中,50%以上是因为会计造假。近年来,较为典型案例有2000年的“活力28事件”,2001年的“蓝田事件”、“大庆联谊事件”,2002年的“银广夏事件”、“三九医药事件”,2005年的“星美联合事件”、“达尔曼事件”以及2006年的“科龙电器事件”等。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对市场经济活动与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首先,虚假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利益相关者不能准确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误导其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严重损害其经济利益。其次,它使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不能及早发现问题、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最终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第三,它严重干扰了会计工作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并制约了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运行。第四,它势必加深社会大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质疑,加剧社会的诚信危机。因此,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角度考虑,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二、会计信息质量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是由控制环境、控制活动、控制监督(监控)等主要环节与相应的制度、规范构成,在一个企业内部各控制环节机制的健全与否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一)控制环境是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作基础,内部控制就会流于形式,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状况也会随之恶化。
  (二)控制活动是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有效的控制活动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手段。控制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企业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通过有效控制关键点,能够保证会计人员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三)控制监督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质量的活动。有力的控制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措施。内部监控部门由于了解和熟悉企业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内部监控往往比外部监控更加有效。
  三、内部控制机制缺陷——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原因
  所谓内部控制“机制”,是指控制结构体系中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反映控制体系的有机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通过本文前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缺陷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不仅存在密切联系,而且是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原因。
  (一)控制环境环节机制缺陷——导致企业信息形似而质不真
  1、股权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因此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导致“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国有股的代表机构作为国有资产运营情况的监督者,由于公司利益与自身利益不挂钩,因此没有动力去行使监督权。与之相反,公司的非国有股东虽然有动力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监督,但由于股权太小往往力不从心。因此,由于“所有者缺位”,公司实际上是由代理人——经理控制,使公司的财务工作只反映经理的意图,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2、管理层对会计控制的态度消极。内部控制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管理层对会计控制的态度,他们与有效的控制政策、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密切相关。许多企业的管理层对会计控制采取消极的态度,例如,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鉴于企业规模及控制成本等因素的考虑,认为企业没必要建立控制系统;或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而临时设立控制机构,检查过后又取消;或是对会计控制漠不关心,形同虚设。
  3、业绩评价制度不科学。目前,我国企业基本上是以财务性指标来考核企业管理业绩,而管理人员的薪酬又与管理业绩挂钩,这就容易诱使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发生短期行为。如,管理者为了达到利润指标而指使财会人员虚增账面利润,或是为了偷税、漏税而指使财会人员虚减账面利润。这些短期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
  (二)控制活动环节机制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利己而不利国家与社会
  1、职责划分不明确。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尤其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使各部门、岗位和员工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然而,有些企业并未重视此问题,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使财会人员一人身兼两职甚至多职,没有对不相容的职务实行相互分离的措施,因此容易发生舞弊行为。
  2、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从事财会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需要良好的品行,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然而,目前我国从业财会人员素质却普遍偏低。首先是从事简单会计核算工作的低端会计人员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而企业急需的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却供不应求。其次是一些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败坏,为了一己私利而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
  (三)监控环节机制缺陷——导致会计公开信息避实而就虚。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审计监控不力。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和控制的一种活动,它可以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但由于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强制要求下建立起来的,而非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主动行为,因此,企业领导往往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致使内部审计地位不高,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有效发挥对会计信息的监控作用。
  四、健全内部控制机制,防治会计信息失真
  (一)健全控制环境环节机制
  1、改善股权结构,解决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改善股权结构最重要的是要合理配置股权。企业可以通过适度地分散股权来增大非国有股份在股权结构中的比例,逐渐减弱国有股的绝对控制优势,使非国有股东也享有相应的监督权。而非国有股东为了切身利益,一定会充分行使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督权,对企业管理层尤其是经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理一人独揽大权,保护所有者权益。
  2、明确企业管理层责任,加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今后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时,企业管理层应首先明确自身应负的责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以身作则,带动整个企业由上到下、行动一致地实施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为财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3、完善业绩评价制度,防止管理者短期行为。企业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采取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经营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和经营成就。此外,为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企业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如采用期权激励,把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可以使其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健全控制活动环节机制
  1、明确划分职责,相互制约。明确划分职责的核心是进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企业在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不相容之后,要将其分开交由不同人员担任,并明确规定其各自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牵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使财会人员之间相互监督,防止某些财会人员因长期占据同一个岗位而营私舞弊。
  2、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会计管理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促使其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尤其要注重加强财会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运用能力,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此外,应不断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提高自我防腐能力。
  (三)健全监控环节机制,强化内部审计。首先,为了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必须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于其他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另一方面董事会应赋予内部审计机构与其职责相应的权限,使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次,为增强内部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努力拓宽审计范围,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行为,充分发挥其对会计信息的监督职能。
  五、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内部控制机制缺陷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945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