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0期/产业经济/正文

发布时间

2007/10/8

作者

□文/尹吉明 吴 彤

浏览次数

898 次

辽宁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提要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14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排名,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对各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将辽宁各城市分为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分析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情况,以便为各城市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一、引言
  当今社会,各种主体间的竞争更加全面、激烈和复杂,而城市在这种竞争中的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明显。现在城市竞争力不再仅仅依赖要素资源的禀赋,而是取决于城市市民素质、科技创新、社会和谐等综合实力。因此,研究辽宁各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客观、清楚地认识辽宁各城市的优势和不足,对政策制定和区域内的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辽宁的综合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年辽宁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二、理论依据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主成分分析法,即在保持原始数据信息量损失最少的前提下,将原来的指标通过线性变换,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中取几个较少的综合指标尽可能多的反映原来指标的信息。它的优点在于,它确定的权数是基于由数据分析而得出的指标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得出的主成分之间相互独立,减少信息的交叉,这对于分析评价十分有力。
  依据系统性、代表性、互补性的原则,结合辽宁的具体实际,本文选取了14项统计指标来反映辽宁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X1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地区GDP)、X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X4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X5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X6财政收入、X7人均生活用电量、X8城市医生人数、X9人均拥有道路面积、X10人均居住面积、X11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12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X13外商实际投资额和X14储蓄年末余额。这14项指标分别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生活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反映了各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实证分析、综合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
  依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并且计算出各变量与主成分的相关系数以及各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按照特征值大于1这一选取主成分的原则,只选取前三个主成分做进一步竞争力的分析。从贡献率上能够看出,前三个主成分已反映了原变量85.107%的信息。三个主成分与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均有正有负,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变量X1地区国民生产总值、X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6财政收入、X7人均生活用电量、X8城市医生人数、X11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12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X13外商实际投资额和X14储蓄年末余额等信息;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X4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和X9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等变量的信息;第三主成分反映X3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GDP比重的信息。(表1)




















  根据主成分得分公式:E=0.60202Z1+0.17182Z2+0.07723Z3可计算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表2)。其中,Z1、Z2和Z3分别为各城市三个主成分的得分,其系数主成分的贡献率E为综合得分。对各城市竞争力指标数值进行聚类分析得:沈阳和大连综合得分排名比较靠前,处于第一层次,这与沈阳是省会以及大连是具有省级决策权城市的情况相符;鞍山和盘锦排名居中,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居中,属于较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城市;其他城市的综合得分有待提高,被聚类到第三层次。
  第一主成分反映的是各城市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它的得分对综合得分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权数达到了0.60202,所以在第一主成分上得分最高的沈阳和大连排名靠前且居于第一层次。其他城市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均为负值,从这里可以看出沈阳、大连与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中心城市并未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主成分主要反应各城市的工业发展情况,从这一主成分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盘锦对工业的依赖最大,而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沈阳得分不到0.4,说明沈阳的经济多元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整体来看,得分为正的城市达到5个,说明辽宁的重工业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
  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只有沈阳、大连和鞍山的得分为正,且只有沈阳三个因子得分均为正,说明无论从整个辽宁省还是各个城市来看,发展均不平衡。
  因此,首先要重视沈阳和大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挖掘中等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其次,在政策制定上要兼顾各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城市的不同产业结构和历史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方针解决问题;最后,在挖掘重工业优势的同时,要加大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96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