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提要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物流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物流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实践中更有着巨大的挖掘潜能。目前,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分析物流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而研究第三方物流的理论发展现状和第三方物流理论的飞速发展,最后对第三方物流发展进行展望,指出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理论发展
(一)国外第三方物流理论的研究
1、国外物流理论发展的过程。国际上物流研究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世纪六十年代对物流研究的重点是物流的概念、物流的重要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等;20世纪七十年代研究配送中心自动化技术、JIT在物流中的应用以及其他物流技术等;20世纪八十年代研究物流信息技术,如GPS、物流查询与跟踪技术及物流与一些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等;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因特网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以及相应技术等。
2、国外对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第一,研究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性质、绩效、外包决策和发展阶段等;第二,对物流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第三,第三方物流运输、仓储、条码、流通加工和搬运管理的研究等;第四,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结合的研究等。
(二)国内第三方物流理论的研究。市场经济这一时期的国内市场上涌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随着配送中心的形成发展、商品代理配送制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增加。这一时期的物流研究内容涉及GPS、物流查询与跟踪技术、因特网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以及相应技术等。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第三方物流泛指发货人与收货人之外的第三方所提供的、将物料和成品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可以分为普通物流服务和增值物流服务两大类。中国2001年公布的《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这里的第三方物流是只有专业的物流企业对商品交易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功能的服务,它是对于商品生产商或经销商自营物流而言的。
2、我国第三方物流现状。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是顺应世界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物流市场份额被第三方物流所占据,表现在第三方物流客户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我国货主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预计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左右。而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在设施、设备和技术上投入的增加,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同时,物流市场环境在逐步改善。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及社会有关方面继续努力改善我国第三方物流环境,并在政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RFID、EPC等一系列技术不断引入我国。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发布后,全国培训与考试体系逐步建立起来,有效地解决了物流人才的短缺问题。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
随着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发展,有关第三方物流的理论也不断增多,目前关于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第三方物流概念、发展情况的研究。这一时期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论研究主要着重于讨论有关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特征以及第三方物流在新环境下的定位等方面的内容,为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市场经济下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关于第三方物流国内外发展现状比较分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现状、特点、优势、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前景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有学者对第三方物流理论进行优势理论分析,用专业化和交易理论成本对第三方物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获得经济规模优势和相对降低交易成本的结论。
(三)关于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潜力及其开发策略、如何创立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策略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相关的阐述。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物流业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指出提高服务质量、挖掘市场潜力才是摆脱困境的最根本途径;根据调查所得数据,对潜在需求的规模、没有走向市场的原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目标市场以及市场需求的服务内容等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发市场的基本策略、制定实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具体过程、运作模式。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展望
(一)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调整和技术标准统一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加入WTO将对现代物流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物流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会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国在物流运作机制和方式上同国际接轨,推动我国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化。三是商业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推动物流产业上一个新台阶。连锁经营企业统一配送的要求促进了商业物流的快速发展。商业物流在品类、时间、批量、运输规划、设备专业化和标准化等方面的精细化要求比较高,这势必推动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四是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我国物流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而将大大拓展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空间。
(二)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我国物流服务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平台数据的即时采集和传递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通过逐渐把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无线射频识别(RFID)与互联网技术(Web)等集成为一体,有效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领域,建立我国的现代化物流服务平台。
2、开展我国物流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配送服务,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能够发挥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物流是一个跨地区、跨时间的大作业过程,要形成完整的物流链,必须具备相当规模的财力、物力;共同配送是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
3、建立我国绿色物流管理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我国物流企业应一方面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制定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4、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服务水准。目前,我国这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经过有计划地吸收、改善、淘汰,建设具有综合素质的员工队伍,设置物流专业,培养物流人才。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我国也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相关的专业和一些相关部门建立输送物流人才的培训体系来为物流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