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连续发生了几起中国产品出口欧盟国家受阻的事件,同时,中国商品在国外被禁的消息也被媒体频频曝光。这给还沉浸在加入世贸组织喜悦中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入世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天下太平,在国内就能伸手抓到滚滚而来的“洋钱”。专家警告说,这些都是我国企业长期无视专利权惹的祸,而国内企业普遍忽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申请,这种状况将使中国企业在入世后面临十分危险的局面。
A、国内DVD深陷专利危机
继3月7日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音像工业协会就国产DVD在欧盟被扣进行紧急磋商之后,国内百余家DVD生产商又于近日收到“6C”(系日立、松下、时代华纳、JVC等6大技术开发商结成的专利保护联盟的简称)的最后通碟,中国DVD生产商必须就支付专利使用费于3月31日之前和6C达成协议,否则,6C将把所有中国生产商告上法庭。现在期限已达,人们正拭目以待,关注事态的发展。
据悉,6C向中国DVD生产商开出的专利使用费是每台20美元,而国内DVD平均市场售价才卖90美元,扣除经销利润、零售税收及流通费税,生产商的实际所得不会超过80美元,如果再把每台2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打入生产成本,这些企业只好喝西北风去。为了能减少磨擦,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电子音像工业协会与6C进行了多达九次的谈判,但是,谈判于2002年1月10日破裂,谈判的焦点是:专利费的高低之争。而中国DVD企业拒绝缴纳专利使用费的心理动机有两点:一是庞大的中国DVD市场确实是块肥肉,不甘心把到手的肥肉割掉一些送人;二是绝大多数企业产品集中在国内市场,在自家地盘上怕谁?
面对欧盟海关扣押中国DVD产品,国内多数人把这视为封杀,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中国企业,而把指责留给了技术专利拥有者。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视听分会秘书长明确表态:“中国DVD企业确实存在侵权情况。知识产权费用是高还是低没有可比性,技术拥有者有权决定,不存在恶意敲诈。如果通过谈判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受苦的恐怕还是中国DVD企业自己。”
B、国外公司想用专利挣钱
专利就是财源,就是“摇钱树”。近年来,许多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专利,有的甚至把专利当作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报载:美国专利商标局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专利收入是IBM公司增长最快的利润来源之一。2000年IBM的总利润为81亿美元,而专利收入就占了17亿美元。2002年2月底,日本政府宣布设立“知识产权战略会议”,专门来研究保护和利用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方针及措施,这是日本国针对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仿造日本工业产品采取的对策之一。DVD风波未平,新的风波又起,日本9家摩托车企业近日联名指控中国24家摩托车生产企业存在“专利侵权”行为。
众所周知,通过技术无国界,可以采用“拿来主义”,而专利技术则不同,它不但在国与国之间受到保护,就是在一国之内,本国法律也同样予以保护。专门的技术一经注册,就成了专有技术,只供发明人专有。使用别人的专有技术,向对方支付一定比例的使用获得当属天经地义。作为一种国际惯例,这一付费原则已有我国修订后的新《专利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也就是说,国外公司不仅可以挣专利的钱,我国企业同样能利用专利到国外去挣钞票。
C、涉外专利一座待采的“金山”
涉外专利,这对很多人来说,也许还是个陌生的字眼,但随着入世的钟声敲响后,它就成为企业占领国际市场能打敢拼的“核武器”,最具说服力的事就在眼前,6C早就知道他们的DVD专利在中国遭到了侵权,但他们居然一直耐着性子等到今天才“翻脸”,这恐怕与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不无关系吧,其道理很简单——游戏规则变了!
专利是融入全球化的“通行证”。发达国家的“产品未到,专利先行”的市场战略值得我们借鉴。现在不管你情不情愿,入世了要生存求发展,就要实施经济国际化的战略,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必须重视涉外专利的申请,因为,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即一个国家所确认和保护的专利权,只能在本国范围内有效,如果技术所有者要想使其产品在他国市场也具有垄断地位且不被侵权的话,唯一的出路只有向产品出口去向国申请专利,并报海关备案协查。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一点,我国的海尔、春兰做得比较好,而联想打入海外却遇到尴尬。因为Legend商标此前在很多国家已经被注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专利是与“狼”共舞的“护身符”。我国入世后,国外必然会运用专利战略以赢得最终的市场份额,他们会极力扩大专利保护范围,这些大量增加的国外专利申请将会压缩我国技术创新的空间,因此,要参与到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中去,并保持持久的后劲,独享自己专利使用权,使自己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专利或产品不被别人假冒和仿制,就必须以申请专利的形式来保护好知识产权。在当今这个新技术革命时代,技术是决定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对方不大可能因你让出市场而无偿送给你专利技术,放弃自己的知识产权。
专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新财源”。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每年都重奖两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除了个人享受十分之一奖金外,其余都用于科研经费。2001年,上海医科大学将“注射用重组链接酶”成果技术转让收益的25%,即304.6万元人民币兑现这项成果的课题组;清华大学将一项视屏专利技术一次转让奥柯玛集团,并以技术股1500万元入股创办企业;陕西中富集团一次奖励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5位科学家315万元股份;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的顾亚夫教授,潜心20年研制了代号为“797”的治疗心血管病的新药,被金陵制药集团采取与对方利润分成5年的办法,买下了独家生产专利权,等等,这些都说明,专利是技术,也是金钱,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新财源”。
D、你的专利申请海关保护了吗?
据报载:200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受理专利103947件,我国申请国际专利达1670件,列世界第12位,而美国达40003件,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德国13616件和日本11840件,但是,我国申请海关保护专利权的却寥寥无几。深圳市专利局负责人说,截至去年11月底,深圳市共有800多项发明专利申请,但没有一项向海关申请备案保护。迄今为止,在海关总署备案的知识产权仅有2300余项,在深圳海关备案的仅有40余项,而我国的专利权利人又何止千万,这表明知识产权权利人自我保护的意识仍十分淡薄。
江苏省是我国外贸出口大省之一,1999年,该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是32.53亿美元,但涉外专利申请量却只有8件,两者极不相称,但北京、上海的涉外专利申请与其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则较为相当。再来看国外向我国申请专利保护情况,最近几年,国外申请专利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长约为24.7%,而高科技产品出口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1.3%,两者总体上是相对应的,说明国外对于申请涉外专利保护意识相当强。
早在1997年4月,深圳海关就成立了中国海关第一个知识产权科。5年来,深圳海关共查获各类侵权案件600多宗,案值人民币2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他们查获的未计算市值的5000余万张盗版光盘和200余万条冒牌香烟,专家估算其市值在2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把全国海关都统计起来,这个数字可能更惊人。据了解,中国海关的知识产权机制已经与WTO接轨了,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懂得向海关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对此,只有企业、权利人与海关和专利局携手,才能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的知识产权。
6C事件不但考验了国内DVD生产商,而且也考验了整个中国企业界,给我们的警示是:从企业到行业直到一个民族,不能再无视诚信的规则了,否则将寸步难行。(文/林海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