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4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7/12/1

作者

□文/盖卫东 陈吉东

浏览次数

1061 次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趋同差异分析
  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内容架构以及具体准则的内容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上形成了趋同,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分析差异形成的客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具体思路与建议,是提高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等少数问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
  (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国际准则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而我国由于国有企业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较多,如按国际准则规定,大部分企业都是关联方,实际上这些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如果没有投资等关系不构成关联企业。因此,我国准则规定,仅同受国家控制但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企业,不认定为关联企业。
  (二)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国际准则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允许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而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按照资产减值准则计提减值损失后,价值恢复的可能性极小或不存在,发生的资产减值应当视为永久性减值,此类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此规定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另外,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的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设定受益计划、恶性通货膨胀等方面的规定虽有所不同,但并不构成差异。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借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加以制定的,其所依据的经济背景也主要是以西方国家较发达的经济环境作为基础。而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除了需要考虑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以及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外,还要考虑其他有关问题。因此,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会计环境方面的因素。
  从市场经济环境看,一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充分和公开的市场竞争,企业间的交易行为还不规范;二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均较小,上市公司特别是海外上市公司数量不足,制度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还非常弱小,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动力不足;三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尚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薄弱,国有股一股独大,或者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普遍存在短期行为,有法不依、故意违反准则或制度以达到粉饰业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从法律制度方面看,我国属于大陆法体系,国家法律条款规定的内容必须予以遵循,而会计学是一门社会性学科,不是纯技术性的,所以要受到方方面面包括国家法律的制约,加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是政府制定模式,所以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必然要体现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例如,《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之一是资产负债表,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在我国,净利润是企业上市、配股、进行股利分配等的主要判断指标,而由于会计对净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存在诸多缺陷,很容易造成人为粉饰。因此,会计利润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监管指标。
  从会计人员队伍看,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具备高学历和现代会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会计人员极少,特别是那种通晓国际会计惯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严重匮乏。未来的国际会计准则将越来越倾向于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却提供较少指南,这就对企业管理当局及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国现阶段由于会计人员的习惯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原因,将难以适应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判断等方面的较高要求。
  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建议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国情,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又要妥善处理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问题。
  (一)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也是各国利益争夺的过程。一方面我国应当正确认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争取在各个层面上有更多的中国代表参与准则的制定过程,包括积极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另一方面应积极地与经济背景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的、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努力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
  (二)充分吸收借鉴国际惯例,坚持不懈地制定、完善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我们要妥善处理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问题。对于那些交易事项相同,环境关联度不大的,我们可以直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去处理;对于交易事项相同,经济实质不同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等待时机成熟时再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标准;对于那些暂时在我国还没有出现或刚刚出现的交易事项,我们应积极开展研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待这些交易事项实际发生或者较为成熟时,可以考虑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于那些由于我国特殊的环境所引起的、在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特有的、经济交易事项,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规范。
  (三)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环境。会计的国际化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中国而言,环境因素是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构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环境。具体包括: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会计准则发展的前提,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才能保证高质量准则的执行到位。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还未有效建立起来,必须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要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管理层在真正提高公司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依赖非常交易及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二是要健全各种会计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修改各种不适合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尽量缩小我国会计环境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别,逐步克服国际化进程中的各种障碍和困难。
  (四)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准则的趋同对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知识结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训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素质、职业操守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会计审计人才。一是要努力推进会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多层次化,重点培养适合国际竞争的高级会计人才;二是要重视会计现职人员的后续教育,使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观念,了解国际惯例,提高业务素质;三是要努力提高国内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其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的自觉性,使其尽快向国际水平靠拢。只有使我国的会计变得先进起来,才可以通过参与国际会计活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扩大自身的影响,才能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拥有一席之地,从而为我国争取一定的国家利益。■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7836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