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21期/经济视线/正文

发布时间

2002/5/19

作者

-

浏览次数

2907 次

一旦遇到自然灾害…

工程质量的隐忧

  只有一场地震,才能让所有的豆腐渣工程现形!
  这不是狂人日记里的格言,而是笔者身边许多人谈起建筑的感慨。他们几乎对所有的建筑都不信任,包括他们所工作,居住的建筑。他们惟一信任的是,老天不会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经历地震。
  有数字支持他们的这种不信任。在2001年1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第三次电视电话会议上,建设部通报对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检查的情况,在受检的274项工程中,共查出有结构隐患的工程14个,占5.1%,可能存在工程隐患的51个,占18.1%。
  也就是说,如果发生相当规模的地震,有5%的建筑是一定会倒塌的,另外有18%的建筑随时会倒塌。这个比例,与假冒伪劣商品与社会总产品的比例不相上下。
  在这274项工程项目中,未办理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的共有94项,占1/3强。对此,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忧心忡忡地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其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许多工程并没有等到地面抖一抖就倒塌了。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县虹桥整体垮塌造成40人死亡,震惊全国。2000年12月1日,广东东莞后街镇一座店铺林立的商用房屋轰然倒塌,无数人被埋进了瓦砾。据统计,塌楼事故造成12人死亡,28人住院。2001年8月7日夜晚,浙江省永嘉县黄田镇外窑村“电镀二厂”厂房倒塌,13名来自江西和安徽的打工者不幸遇难……
  近年来,无数次工程安全事故已经使人们对“死亡”麻木了。
  2001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这个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不知道这个法令在现实中的命运又将如何?

腐败的藏身之所

  “这里的腐败分子比白蚁还多!”这是一个市民对城市道路建设挖了又建、建了又挖的现象发出的愤激之言。
  没有办法印证他的话是事实还是猜测。但是,2001年10月暴露出来的广东“高速路腐败”案,说明工程、建筑系统,确实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这起全国交通系统最大的受贿案,涉及违法干部89名,私营包工头近百人,涉嫌总金额2000万元。同时被涉及到的还有广东省30多个公路建设单位和广深、深汕、广珠、京珠等多条高速公路工程和325国道连江段工程。可以这样说,在广东,你所能到达的干线,几乎都有腐败分子魔瓜延伸到的地方。
  原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李向雷、原广东省交通厅总工程师文发明、原广东省建委副主任张三戒等三名厅级干部也被卷入其中,身系囹圄。
  且看这些“行内人”是如何道出其中黑幕的。
  “招投标”里面还有操纵的可能性,一是可以在资格预审中对一些企业进行照顾,让其它企业出局;二是透露内控价格,……这里面,有了一系列的利益关系。尤其是高速路项目五花八门,一个小的项目标价也达千万,难免会出现问题。
  一些建设单位中标后,将项目发包给一些二级单位,第二级承包单位也会层层发包给各个包工头。包工头乐于以红包为的手段,争取包上一二个工程。
  由于前期设计不科学,引发变更设计在所难免……包工头们就可以通过钱财,向业主建设单位、监理等技术人员施以小恩小惠,获得通过(设计变更)。
  据统计,赶工期间的成本,将比原预算超出30%。这种毛病在许多公路的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存在。
  广东的高速公路腐败案绝非仅有。可以说,在每个违规建设的背后,在每个“豆腐渣工程”的背后,都有一个个腐败者的身影。
  工程、建筑项目之所以容易产生腐败,关键在于信息的不透明。在这里,工程效果的信息是不透明的,往往造成以个别领导的意志压制专家的意见;工程投资预算的信息是不透明的,给少数人提供了财务操纵的方便;工程质量的信息是不透明的,给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工程审批过程的信息是不透明的,给人情关系、权力寻租留有操作余地。在一个个“豆腐渣工程”面前,人们不禁要问:“人大到哪里去了?新闻单位到哪里去了?”
  工程本是一个很神圣的字眼,工程师是社会向往的职业。像“希望工程”、“爱心工程”都是和美好的、富于想象力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的,而现在“工程”动辄和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钓鱼工程、首长工程、面子工程、拍脑袋工程、三无工程相随。套用苏芮歌里的话是:不知是工程改变了中国,还是中国改变了工程?(文/本刊记者孙洪水)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95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