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4期/财会审计/正文

发布时间

2007/12/1

作者

□文/石绍炳

浏览次数

1268 次

会计计量单位历史变更
  准确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选择计量尺度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计量尺度也称记账标准,通常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在现代会计理论中有多种计量模式。如,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现行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现行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名义货币计量模式、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计量模式等。各种模式均是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制定颁发的《中央金库条例施行细则(草案)》,首次对金库会计制度做出了几项原则性规定,其中有“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以元为单位”。同时,针对当时物价剧烈波动、币值不稳的情况,还在会计上规定了“预算本位粮”折算报解的办法。其后,1985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其后修订的《会计法》第十二条作了同样的规定。然而“人民币”并不是天然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从思想上度量客观事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所有的标准都是一些个别的天然物件,例如一粒大麦、一袋粟米及起源来自黄帝时代的极具诗意的黄钟黍等。在与数码和文字的配合下,实现了由新石器时代的刻符记事向“书契”方法的转变,发挥“账单”的作用,并成为在一定范围之内具有通识性的公认记录,得以在对原始经济的管理中发挥作用。此时的计量单位就是这些实物。到原始社会末期,当这种物物交换频繁发生,并且在追求所谓“等价交换”方面发生争执或发生困难,以及因需要“时间”和“需求”的双重巧合而使交易的交易效率低、成本高而发生交易障碍时,人们开始选择那些能够作为、并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如母牛、马、青铜、铁片、斧头、三脚椅、尼什卡、贝壳等,这样货币出现了。货币出现后,总体上经历了由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到代用货币到信用货币以至电子货币,然而并不是说后一种货币出现后,前一种货币就消失了,计量单位也马上更换成相应的货币,而是有个反复的过程。下面就货币的变迁而引起的计量单位的变迁进行阐述,以说明环境变化引起的计量单位的变化,进而为巩固人民币的计量地位提出一些建议。
  前已述及人类最开始使用的是实物货币,相应的计量单位就是实物,但由于实物货币有很多缺点,如体积笨重、携带运输都非常困难;而且实物货币一般都不是均质的,不易分割为较小单位,如果分割,难免产生价值与体积或长度或大小比例不对称;此外,有些商品,如大麦,质量极不稳定,不耐贮藏,这样就妨碍了货币发挥价值标准和价值贮藏的职能。因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演变,实物货币逐步为金属货币所代替。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已作为货币而出现,如史书记载“子贡家累千金”,“越大夫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都说明黄金已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并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出现。但是黄金一般在皇室贵族中或大宗买卖中使用,民间的货币主要是铜铸币,如《汉书•食货币》载李悝语“一石粟价三十钱,农民每年的衣服费用为三百钱。……”所以金属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开始使用。然而,金属货币的出现并没有完全使实物货币退出流通,而受各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当时国家长期分裂,社会经济长期动荡,实物货币不只得到政府的确认,如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明令取消金属货币,确定了实物货币的地位,而且百姓也由于多年战乱,在他们的心目中,粮食与布帛的地位也已超过金银珠宝和钱币,“百姓皆卖金银珠宝”。相应的以实物为货币时,计量单位也以实物为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唐朝,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优质的货币,另一方面在封建统治者的努力下,实物货币才重又被金属货币所取代。至元末,这样的历史又重演,由于币制混乱导致了民间交易拒用官币,再一次盛行物物交换,经过明朝统治者的努力,金属货币才又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但并没有如宋朝和元朝一样使用纸币。宋代是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全面复兴的时期,由于金属作为货币也有它的缺陷,如由于比较笨重不利于远距离的交易及人人都希望据为己有而产生的问题,于是金属货币又为代用货币所替代,这就是北宋时开始使用“交子”,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大大方便了商人外出交易。南宋使用的货币有铜钱、铁钱、金、银、纸币,但由于种种原因,金属货币在南宋时流通量数极少,甚至基本上不流通,纸币逐渐取代铜钱成为南宋的主要货币,但南宋仍然没有发行过全国统一的纸币,各地使用的纸币各不相同,种类也比北宋时增多,各种纸币都有确定的流通地域,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兑换率。元朝的货币有金银,但主要是纸钞。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在一个大一统国家范围内全面实行纸币制度的王朝。此时钱出入簿的计量单位就是各朝的金属货币或代用货币,而谷出入簿和财物出入簿的计量单位就是各种自然单位。明朝中后期,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大量输入,如1599年至1637年间,日本共输出5800万两白银,其中大部分流入中国;在1580年葡萄牙人每年把大约合白银32000公斤运到远东,其中有一半以上流入中国,这种币材充足的供应,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明代中后期以银为主的货币体系的稳定,当时甚至连小买卖也用碎银支付。这种以银为主的货币体系一直持续到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币,改为不兑现的纸币流通制度。这也是在以金属为储备的金属本位体系中,当货币即某种金属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流通迅速发展的需要量而发生流通中货币短缺的问题时,信用货币应运而生,这也是1935年由货币自身运行规律决定的国民党政府进行“法币改革”的内在原因,也是鸦片贸易致使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的直接后果。然而,信用货币产生的前提不是发达的信用制度,而是中央集权和统一的国内市场,因此国家可以借助权力将任意数量的货币投放到流通界,但这些货币最终能否得到人们的接受,最终取决于货币自身的运动规律。只有当货币的发行控制在流通界能够容纳的范围之内,公众才能保持一种对货币的信任态度;相反,依靠国家的权力,任意扩大货币发行,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那么必然会带来币值下降的恶果,长期下去会导致货币制度的崩溃,这也是解放前期国民党政府忽视货币自身的运动规律而滥发金圆券、银圆券,最后导致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加速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和政治的倒台。与明清以银为主要计量单位相比,国民政府时期的计量单位就先后几经变迁了,先是银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后又经历了法币、金圆券、银圆券。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币虽是唯一的法定货币,但币值并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1956年、三年“大跃进”、“十年动乱”、1984年、1993年都曾超量发行,但由于历届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捍卫了人民币的稳定,也取得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因而人民币作为计量单位地位依旧。
  纵观货币发展史,要巩固人民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地位至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也是为古今中外所证明的。2、货币的供应量应与需求量相适应,以满足货币自身的运动规律。3、做好人民币的防伪工作,因为只有优质的货币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8364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