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5期/学术新论/正文

发布时间

2007/12/1

作者

□文/罗 畅

浏览次数

1036 次

读《资本主义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有感
  厉以宁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股份制最初的倡导者,享有“厉股份”的美誉。厉教授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在求学期间,他还深入地学习了历史系和中文系的课程,使他具备了深厚的历史学和经济学基础。这一切都体现在《资本主义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这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经济史著作中。
  《资本主义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视野十分宏大宽广。“这部著作以总揽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眼光,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坚实具体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构筑成了宏大的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体系。”(马克垚,序言第1页)
  “本书体大思精,自成一格,既有宏观理论,又有具体实证研究,是关于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研究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序言第5页)
  针对资本主义在经济学研究中主要的三种解释,作者支持第三种:“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社会经济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取得利润,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一整套与此相适应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第3页)
  “只有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我们才能够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究竟是怎样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确立,意味着封建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结束,这种确立和结束只有从社会经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第4页)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提出了解释资本主义起源的六个概念:原生型资本主义、非原生型资本主义、体制外的权力中心、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制度的调整。这六个基本概念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起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原生型资本主义中“原生”的含义是:“资本主义起源于本国或本地区封建社会的内部,资本主义是在本国或本地区封建社会解体过程中,由于内部因素的作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8页)
  非原生型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封建社会内部,即使出现了私人雇佣关系,却不可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有赖于某种外界力量的冲击或压力,使得那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已有的私人雇佣关系才得以进一步发展,最终或者引致封建社会自身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或者引致代表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取代封建统治者,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第8~9页)
  “刚性体制是指:这种体制本身是僵硬的,不容许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封建统治者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统治,以确保制度的存在和延续。弹性体制是指:这种体制在不违背封建统治者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容许改变,封建统治者以相对灵活的方式进行统治,以确保制度的存在和延续。刚性体制同僵硬不变的统治方式相联系,弹性体制同灵活可变的统治方式相联系。”(第45页)
  作者认为“西欧封建社会中的体制就是一种弹性体制。”(第45页)“日本是直接从刚性体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而不像中国封建社会那样,先由刚性体制过渡到弹性体制,然后封建社会弹性体制长期存在,再逐渐衰败、解体。”(第521页)
  对于资本主义起源这个问题,书中的看法博采众家之长,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研究资本主义起源,需要从商品货币关系的分析入手。”(第34页)
  “在研究资本主义起源时,对产权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私人产权的确认和有效保护与否,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能否建立。”(第35页)
  “伦理观念(包括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第35页)
  “在研究资本主义起源时,对市民意识的形成及其作用也要有适当的估计。”(第35页)
  “不管是不是后起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也不管是不是原生型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特例,西欧资本主义的起源都应当从封建社会中体制外权力中心(城市)和体制外异己力量(市民以及由市民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的形成原因、过程和后果方面去探寻。”(第417页)
  “除非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体制外的权力中心和形成了体制外的异己力量,否则社会的转变不会简单地发生。这就是本书的基本论点。”(第418页)
   “因为封建社会有多种形式,殖民者统治殖民地的方式互不相同,殖民地在殖民势力控制之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各有特点,所以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也必定多种多样。”(第529页)
  这些看法都很精辟。我认为唯一似乎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国家竞争这个资本主义产生的外部条件,导致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组织效率的提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极大转变阐述的不够。当然,国家竞争是个次要条件,作者轻描淡写地处理一下也是有道理的。■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53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