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传统的用人观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指给予人才足够的信任,既然任用人才就不应该怀疑他,如果怀疑他就不应该任用他。
如果要用人,就要对他进行授权,给他充分的信任,为他创造条件,给他充分的施展空间,让他发挥。但同时,需要有配套的考核监督机制加以约束,对人才的信任并不等于不需要进行监督和制约。这就是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指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市场经济下是一种反动理论的理由。
韩愈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指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出现时,才会有千里马的出现,如果没有伯乐的青睐,即使一匹马能日行千里,也不会被人发现,将被当作普通马一样对待,直到老死。
一、“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人志在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变相马为赛马。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给你比赛的场地,帮你明确比赛的目标,比赛的规则公开化,谁能跑在前面,就看你自己的了。”海尔的系列赛马规则有如下优势:
(一)为海尔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尽量避免“伯乐”相马过程中的主观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用人机制可以让员工摆脱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烦恼,让员工把所有的经历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去。给员工平等的竞争机会,以能力论英雄,而不是以人际关系论英雄。员工的实际表现直接决定了员工的升迁,这样的用人机制有助于在集团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压力与动力”并存,“挑战与机会”共存。因为要赛马,必然对人才产生压力,因为他们需要获取赛马必备的本领;因为要赛马,必然对人才产生动力,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赛马而得到他人的认可。因为赛马,他们面临着挑战,同样因为赛马,他们会获得提升的机会。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既有挑战又有机会的氛围下,成功的必然是有真本领的人,获得提升的必然是技高一筹的真人才、好人才。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人才要参加“赛马”,必须有足够的本领,而这些本领的取得,必须依靠学习。海尔集团的这一用人机制,无形中激发了人才的学习热情,从而使集团的整体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四)有利于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制约。权力可以下放,但责任却不可以下放。企业高层管理者拥有较大的权力,也必然承担较大的责任,即权力和责任是相对应的。建立和落实监督机制对员工形成了制约,任何员工都要接受自检、互检、专检三种监督,合格的员工将被留任,而不合格的则必然被淘汰。
二、“届满轮流”制度。是指人员在一定的岗位上任期届满后,由集团公司根据总体目标并结合个人发展需要,调到其他岗位上任职。这一制度的益处在于:
(一)可以为集团培养多面手。在一个岗位上任职一段时间后对本岗位的工作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但到了新的岗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之后,才能对新的岗位有深一步的了解。如此工作岗位的调换,人员将逐渐掌握所调换岗位的工作,能力逐渐得到了提高,对集团、对员工本人都是一笔财富。
(二)防止有碍集团发展的小圈子。员工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后,会由于感情等因素形成一定的小圈子,如果这个小圈子的向心力与集团目标一致,则会有利于集团的发展;如果这个小圈子的向心力与集团目标不一致,则会不利于集团的发展,而人员的定期调动,则会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三)防止员工产生惰性。员工调到一个新工作环境,为能顺利通过监督和考核,必须克服惰性,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去适应新的岗位。员工惰性的克服,有利于集团,也有利于员工本人。
海尔集团的“赛马规则”和“届满轮流”用人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自海尔集团创立至今,许多出类拔萃的复合型人才在海尔集团不断涌现,成为支撑海尔集团人才体系的中坚力量。海尔集团多年形成的用人制度,值得借鉴和学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