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221期/新闻月报/正文

发布时间

2002/5/19

作者

-

浏览次数

2362 次

城镇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失业下岗人员增加。这几年全社会每年可提供的就业机会在800万个左右,实际劳动力供给每年在2000万个左右,供需矛盾原本就突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富余人员进入了下岗和失业的高峰期,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致使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新增劳动力无法就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了贫困的行列。
  第二,企业效益低下,职工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停产、半停产,影响了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加上资源利用和竞争的不平等,部分传统行业和中西部地区职工收入普遍不高,拖欠工资时有发生,一部分职工家庭收入下降,成为城镇贫困人口。
  第三,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和不健全,不少城市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救助。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其主要表现:一是保障面较窄。部分职工和居民尚未进入它的覆盖范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二是保障水平低。目前三条保障线都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养老金和最低生活保障线过低,难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三是“两个确保”未完全落实。有些地方拖欠职工退休金,有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四是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开支日益加重。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在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过高的收入差距必然会导致社会弱势群体收入降低。
  第四,贫困者个人与家庭的因素。根据1996年的抽样调查,二人户家庭的贫困率为2.76%,三人户家庭为3.67%,四人户家庭为13.05%,五人户家庭则高达20.97%。可见家庭人口越多,贫困率也就越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当部分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难以为继时,就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危及社会稳定。改革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缓解和消除城市的贫困,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前提。关注城市贫困,刻不容缓!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2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