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它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及综合实力的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国际比较的关键指标。但GDP作为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指标之一,产生于市场经济土壤,由于各国市场化程度不同,在采用GDP进行经济实力国际对比时产生了诸多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对比中问题尤其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也是市场经济,但仍处于转型阶段,其经济结构决定了在核算GDP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差异,这也就产生中西GDP的可比性问题。
一、中西GDP核算可比性分析
(一)GDP核算生产范围的差异。在GDP核算中,根据1993年SNA中的规定,其生产包括所有提供或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一切货物的自给性生产;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此外,在1993年的SNA中明确规定将诸如麻醉品的制造、销售和走私、卖淫等非法生产活动包括在生产范围之内。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严格按照SNA规定的核算范围核算GDP;而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严格遵守其核算规定。例如,我国的GDP核算不包括最后一项。
此外,在1993年SNA中规定GDP核算的生产不包括不付酬的家务劳动。对于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市场化程度高,劳动分工细,这部分生产所占比例很少;而对于中国来说,家务劳动一般都由家人不付酬完成,其所占比例要比美国大得多。因此,仅不付酬的家务劳动而言,中国的GDP存在低估现象。
(二)GDP国际对比换算方法对可比性的影响。各国在核算出该国上年的GDP后,为了进行国际对比,需要把以该国的流通货币为计量单位计算出的GDP换算成以基础货币计算的GDP以进行国际对比,目前一般换算成美元。国际比较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且最为成熟的GDP换算方法有两种:1、汇率法:采用外汇汇率调整不同国家以不同货币单位计算的经济指标;2、购买力平价法:依据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对比换算经济指标。
1、汇率法局限。用汇率法计算各国的GDP,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国家间经济实力的消长。汇率只是依据一国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价格确定的,用这种方法计算GDP不仅要受国内价格形成机制的影响,还要受参与国际交易的品种、规模、目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大国,用这种方法计算的GDP往往偏低。汇率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把不参与国际交换的产品视同参与交换的产品,因此弱化了技术水平较低又极需外来技术的国家的经济规模。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中国是以内需为主的大国,大部分经济部门的活动是直接为本国及本国人民服务的(如农业、基础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参与国际交换的产品和部门只占国民经济中很小一部分,而且由于经济相对较不发达,极需外汇,所以在国际交易中产品价格定位很低,导致了偏低的汇率及按汇率法计算的GDP偏低。
2、购买力平价法局限。购买力评价法虽然对汇率法的缺陷有所校正,但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在技术上很难做到一一对应比较,因此这种方法也很难准确反映一国的经济规模。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购买力平价法的局限:一根油条在美国卖1美元,在中国一根油条一般卖5毛钱,这样按照购买力平价法1美元相当于0.5元人民币。然而,这种算法忽略了油条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在美国,用来炸油条的油只允许用一次,而在中国,油被反复使用;此外,中美两国的劳动力成本也有很大差异。
目前,在GDP的国际对比中主要采用汇率法,而较少采用购买力平价法,一般分别以这两种方法计算的GDP结果差异很大。就中国而言,2003年汇率法计算中国的GDP为1.42万亿美元,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中国的GDP为5.9万亿美元。
按汇率法,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美国居首位,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9万亿美元,中国以1.42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而2003年购买力评价法计算中国的GDP为5.9万亿美元,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
因此,换算方法对中西GDP的国际对比也有很大影响,不同的换算方法使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也不同。汇率法有低估中国实际GDP的嫌疑,而购买力平价法自身也有很多缺陷。
(三)其他影响中西GDP可比性的因素。除上述以外,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政府职能的差异以及社会结构,工资差异都对中西GDP的可比性有重大影响。
二、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在核算范围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及在国际对比中所采用的两种换算方法对中国GDP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GDP与西方发达国家的GDP存在可比性问题。但GDP作为各国经济规模国际对比的主要指标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GDP核算技术的不断完善,中西GDP的可比性问题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