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7期/经济/产业/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2

作者

□文/郝永涛

浏览次数

3388 次

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的一篇论文《北京共识》。雷默在其论文中指出,北京共识是更适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一、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是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约翰•威廉逊在1990年概括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①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②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③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④实施利率市场化;⑤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⑥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⑦放松对外资的限制;⑧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⑨放松政府的管制;⑩保护私人财产权。其中心思想是尽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让市场在经济生活发展中全面发挥主导作用。
  华盛顿共识由盛转衰,不是因为理论上的缺陷,而是与其在实践中的挫败密切相关。归结起来,华盛顿共识自上世纪八十年以来,经历了“三大失败”。
  大失败之一:“结构性调整”令拉丁美洲成为经济重灾区。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拉丁美洲国家就成为华盛顿共识的试验场,在西方一些国家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的压力下,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都进行了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行私有化、市场化、贸易自由化以及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但不幸沦为重灾区。
  大失败之二:通过“休克疗法”使俄罗斯坠落深谷。苏东剧变后,在俄罗斯等国家推行以“休克疗法”为代表的经济转型。造成了一系列出乎西方经济学家预料的恶果。最典型的是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贫困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但现在却上升到总人口的50%,人们的预期寿命也大大降低。经济中出现黑手党现象。
  大失败之三:错误的危机应对让亚洲雪上加霜。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亚洲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措施,大幅度开放金融市场。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迎来开放的好处,反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大规模银行倒闭,国际储备下降,货币贬值,生产衰退,货币金融危机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发展严重倒退。在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面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这些危机国家开出的唯一药方是华盛顿共识,即按照全面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经济,否则就拒绝向危机国家提供贷款。
  二、华盛顿共识遭遇其他思想的挑战
  华盛顿共识虽然是全球主流的发展理念, 却不断遭到多方面的挑战。主要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欧洲价值观”;二是“后华盛顿共识”。“欧洲价值观”基于欧洲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念,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倡导人权、环保、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但是,近20年来,欧洲福利社会型的资本主义在与美英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欧洲国家在政策导向上整体向华盛顿共识靠拢,因此“欧洲价值观”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是软弱乏力的。
  近年来,更加有力地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是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华盛顿共识”。它强调与发展相关的制度因素,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改造。因此,它不仅关注增长,还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它还从信息不对称出发,指出市场力量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承认政府在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倡导的私有化、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紧缩政策。然而,无论是“欧洲价值观”还是“后华盛顿共识”,他们对于华盛顿共识的挑战还都远远不够。比较起来,因为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后盾,北京共识才最有可能对华盛顿共识形成新的强有力的挑战。
  三、北京共识
  北京共识可以被定义为:艰苦、主动地创新和试验(如经济特区);坚决捍卫国家疆土和利益(如台湾地区);深思熟虑,不断积聚能量以作手段(如4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标是:在坚持独立的同时寻求增长。重原则、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是理解“北京共识”的关键所在,换成我们的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关键所在。坚持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与发展道路。基于对中国经济模式及经济成就的分析,指出北京共识是更适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北京共识展示了三条原理:其一,把创新的价值重新定位,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其二,由于不可能从顶端实现对“动乱”的控制,就需要一整套新的工具。把眼光超越诸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尺度,集中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处理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矛盾的唯一途径;其三,“使用影响力把想要踩踏自己脚趾的霸权大国挪开”,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安全理论。
  北京共识给世界带来了希望。许多国家想求得发展与安全,但几百年来不断看到过于依赖发达国家提供援助的发展模式以失败告终,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中国所发生的一切,包括创新、不对称性、对平等的关注、对有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新思想的探索等,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四、结论: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
  对全世界那些正苦苦寻找不仅发展自身,而且还要在融入国际秩序的同时又真正保持独立和保护自己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出路的国家来讲,中国提供了新路。北京共识还包括许多非经济思想,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问题。北京共识将取代人们已广泛不信任的华盛顿共识。平等、和平与高质量的发展愿望将取代指手画脚和盛气凌人。这也意味着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范式的确立。■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551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