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信息类别

首页/本刊文章/第337期/管理/制度/正文

发布时间

2008/1/2

作者

□文/朱 强

浏览次数

2665 次

基于ERP系统的机电行业企业管理
  提要 本文界定了ERP系统的管理思想,在分析了机电行业的现状之后,构建了机电行业ERP系统。
  一、ERP系统管理思想
  ERP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出现的。从九十年代开始,以SAP、Oracle为代表的国际著名ERP产品进入我国,并迅速扩展。接着,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早期ERP产品。例如,开思ERP、利玛ERP和佳ERP及博科ERP等。所谓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它是从MRP(物料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企业自己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益生产LP”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二是“敏捷制造”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二、机电行业企业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机电行业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这一超常规发展变化,企业在管理上必须跃上一个更新的台阶。因此,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现有管理模式在物流过程设计方面,未能实现统一配置企业内部资源,静态和动态库存的掌握滞后,导致经营成本高昂;信息流的不畅阻碍了物流、资金流的流速,物流的周转周期较长、周转频率较低;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在实现资源共享、资金利用等方面存在障碍,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原有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1、公司物流管理未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较差,不能达到进、销、调、存、财务、运输的线性延续管理,由于信息流的脱节和滞后延缓了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速和流量。
  2、现有系统对企业变革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机制。对于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人员职务的变化、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业务操作细节的调整均没有一个完善的手段和机制来适应。
  3、原有管理模式和手段是不完善的。没有建立对各部门生产经营状况的监控、经营质量分析系统、支持高层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分析职能和支持日常业务动作的数理分析功能。
  4、业务数据的庞大和繁杂为手工录入核对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安全性和一致性无法保证,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源重复于事后核算工作,管理的计划、监督、控制等作用无法有效实现。
  三、机电企业ERP系统构建
  机电企业ERP系统包括销售管理、单证管理、销售应收、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采购应付、成本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查询等模块。
  ERP系统要求统一规划,信息高度集成,能整合公司资源,规范管理。系统具有扩充性、开放性、灵活性,可以适应企业个性化需求,支持管理者创新,支持企业渐进式变革。要求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强大。要求系统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JIT/MRPII/ERP、约束理论(TOC)、优化理论(OPT)、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业务流程重构(BPR)等。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权限设置、日志跟踪、流程控制等)。
  1、销售管理:销售报价管理、销售管制、客户关系管理、销售业务账与财务账一体化、加强业务员考核、规范退货流程管理、强化销售分析统计,提供各种分析报表和预警机制。
  2、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编制、采购管制控制(价格、数量、质量、成本等)、分承包方评估、采购业务账与财务账一体化、采购应付款管理。
  3、库存管理:日常管理、原辅料、零配件、半成品、成品等保管以及进出物料管理、库存控制(ABC控制、安全库存、呆废品控制)、物料批号控制、降低物料成本。
  4、生产管理:生产调度管理、生产任务单、车间生产排期编制、生产作业控制、车间在制品管理、生产统计、生产日报。
  5、财务管理
  6、成本管理
  7、质量管理
  8、设备、计量器具管理
  9、技术管理
  10、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机电行业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求,从企业整体优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应用科学的ERP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技术,把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相关信息,按照客观规律,实行系统高度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学决策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和制造资源、产、销、财、物各个环节实现科学的规划,组织控制管理,使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得以协调有序,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既要连续均衡的进行生产,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物料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无效劳动和制造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64589 位访客